每逢升、降旗的时候,方队中最先走出城门的是站在队伍最前面的三名战士。他们的位置最为醒目,也是最先映入公众视线中的护卫队员。
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们三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整体形象也就代表了国旗护卫队给公众的第一印象。
三个人当中,中间的一名是擎旗手,两边分别是左右护旗手。
现在任国旗护卫队擎旗手的是河南周口籍的韩冲。
2004年入伍的韩冲身高1米88,他给人的感觉文秀而干练,含蓄而内敛。由于担任擎旗手这一重要角色,他常常会被人问起一些最初担任擎旗手时的训练情况。
每当这个时候,韩冲都会含蓄地笑笑,说:“我当擎旗手,离不开我的上一任擎旗手张磊的帮助和指导。”
由于擎旗手的位置醒目,又是负重行进,因此,对擎旗手的军事动作要求也就格外的苛刻。擎旗手的“三功”训练也会格外辛苦,站要扛着15公斤重的旗杆站,走要扛着15公斤重的旗杆走。说到持,如果遇到大风天气国旗兜风,手中的重量就远远不止是15公斤了。特别在进出天安门城门洞时,风向经常变化,擎旗手既要稳稳的控制住旗杆,又要走出标准的队列步伐,所以擎旗手必须有很强的体力,他们的身体素质必须是一流的。但受护卫队员身材要求的限制,又不能找一个膀粗腰园的壮士来承担这个任务。
因此,擎旗手的训练也就变得格外任重道远而艰辛。
说到训练的辛苦,韩冲很少说到自己,说的更多的是他的上一任擎旗手张磊。
张磊是韩冲的师傅。
张磊是吉林白城人。刚参军时,刚刚高中毕业不久的他一副瘦高身材,看起来身体很单薄。为了增强体能,晚上其他战士都休息了,张磊还要加班训练,一个人扛着旗杆在午门外的中轴路上练跑步,直到跑出一身汗来。上国旗基座需要登台阶,他就扛着旗杆到天安门前的地下通道去跳台阶。肩上扛着15公斤重的旗杆,双腿蹲着逐级跳上跳下,反复训练,直到半夜12点。次日早上,仍要和所有战士一样,在太阳出来前一个小时起床。
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张磊的腰上长了一个疖子,旗杆一碰,就疼的打哆嗦。即便是这样,他也不肯停止训练。每天训练结束后,再到医务室换药。
一次训练中,张磊的膝盖肿得像馒头一样,但他却没有告诉任何人,又坚持了两天升降旗任务,直到他扛着国旗,迈上旗杆基座的台阶,连膝盖都不能弯曲时,才被领导从监视器上发现,勒令他马上去医院。医生看了他的腿,痛心地说:“再晚几天来,这条腿可能就要残废了。”
张磊被医生留下住院治疗。当一想到要离开国旗,离开心爱的岗位,张磊眼里就含满了泪水。
韩冲说:“那时我才刚来国旗护卫队不久,从张磊身上,我真正理解到了国旗护卫队员‘护卫国旗,重于生命’这一誓言的内涵。”
爱旗爱岗的又何止是张磊一个人?从韩冲的眼神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他和张磊有着同样的心思和情操。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想象,在韩冲成为一个优秀擎旗手的道路上,也一定是付出了和张磊一样多的艰辛和努力。
我们也完全可以想象的到,在韩冲成为一个优秀擎旗手的过程中,他也一定是带着伤痛一路走过来的。
“训练中会经常有伤,你们不疼吗?你们是怎么挺过来的?”
当我们问及韩冲这个问题时,他和所有护卫队员的回答是一样的:“一穿上这身执勤礼服,就什么都忘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不由自主的使你全身充满力量。”
稍一停顿,韩冲又说:“还有一个这样秘诀,只要你穿上马靴,把脚使劲往地上跺几下,脚一麻木,就什么感觉都没有了。”
说完之后,韩冲又补充:“这个秘诀是张磊临复原时教给我的。”
韩冲的话忍不住让人心里一颤。多么质朴可爱的战士,他们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说到平日里的升降旗,韩冲说:“其实,擎旗手的工作是靠三个人来完成的,我们三个人一条心,辛苦是大家的,成绩也是大家的。”
现在,韩冲的左右护旗手搭档分别是徐伟和任聪。由于要常常在一起练配合,三个人可以算得上是形影不离。
担任右护旗的任聪身高1米86,2005年入伍,河北石家庄人。
担任左护旗的徐伟身高1米87,2006年入伍,四川隧宁人。
韩冲说擎旗手的工作是靠三个人来完成,这话当然是有道理的。
一般天气情况下,擎旗手擎旗的时候并不需要两边的左右护旗手体力上的协助,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擎旗任务。但是,一遇到刮风下雨天情况就不同了。本来十几公斤重的国旗会陡然增加重量。如果遇上大风,被吹开的国旗兜风,重量会瞬间增加到几百斤。这个时候,两边的左右护旗就成为擎旗手的有力支撑。
如果赶上这样的大风天气,三个人会胳膊挽着胳膊向前行进,左右护旗利用胳膊的支撑力量有力的分担了一些压在擎旗手肩上的重量。
行进途中可以胳膊挽着胳膊,但是当三个人走近国旗基座的时候,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由于国旗基座地势高,风本来就大,再加上要上台阶,负重的的擎旗手很难操控住被大风席卷着的国旗。这种情况下,三个人的通力协作和完美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韩冲说,有一回升旗,遇上了七级大风,国旗一下沉了很多。上国旗基座的时候,他已经感到十分吃力。当韩冲刚走上基座上的时候,又一阵更为猛烈的大风吹过来,他的身子在不经意间趔趄了一下。
韩冲说左右护旗的关键作用就是在这个时候发挥出来的。
就在韩冲感到快要掌控不住手中旗杆的时候,他感到他右侧的任聪用左臂用力挽住了他擎旗的一只胳膊,而在他左侧的徐伟则用右臂搂住了他的腰。
韩冲擎旗的胳膊和整个人,就这样在左右护旗的协助下牢牢的站在了国旗基座上。
韩冲就势把国旗交给升旗手高红甫,高红甫把国旗的旗杆瞬间放进旗杆上的升旗槽内。
在大家的通力团结合作下,国旗在大风中冉冉升起。
韩冲说,力量有时候来自队友,也来自广大的人民群众。
韩冲说起了他印象中最难忘的一次升旗。
那天早晨4点多,长安街上的华灯还在闪烁,广场上就聚满了数以万计等着观看升旗的人们。国旗护卫队刚从驻地出发时还看不出下雨的苗头。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一股狂风,一阵沉雷过后,突然就下起了瓢泼大雨。方队刚上金水桥。当时手里擎着国旗的韩冲心里不由地紧张起来。这是他第一次在大雨中执行升旗任务,既担心地滑影响动作,又担心雨大影响升旗质量。
雨似乎并没有体谅到国旗护卫队员们的一番苦心,还在密密麻麻的下着。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雨,人们本能地躲到地下人行过街通道中避雨,一时间,刚才还熙熙攘攘的广场变得空无一人。韩冲当时想,无论如何,也要把国旗升好。
这是韩冲的想法,也是整个升旗方队所有队员的共同想法。
大家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战士们顶着大雨在狂风暴雨中继续前行,按程序高标准地完成了一系列预定动作。
广场上最感人的一幕出现了。那些原本到过街通道里避雨的群众,无论男女老少在这一刻都冒雨奔到了广场上。他们在雨中注视着国旗战士的一举一动。当国歌奏起,国旗升起的时候,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都庄严地凝望着在雨中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热泪盈眶的群众向国旗举手敬礼。
韩冲说:“那一刻,我们国旗护卫队员的泪水也和着雨水在尽情地流淌,我们都是中华儿女的一员,是国旗把所有中华儿女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祖国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坚强后盾。”
国旗护卫队是一个战斗的集体,团队荣誉感凝聚着每一个战士的心。他们中流行着这样一段话:“出了天安门,你就不再代表你自己。在十三亿中国人面前,你代表的是军队。在全世界面前,你代表的是中国。”
国旗护卫队员们,正是时刻牢记着这一训告,无论是训练还是在日常的执勤中,都精诚团结,奋力拼搏,出色的完成好每一次升降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