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卫双手奉上从京都传来的奏折“启禀皇上,京都急报!”
“下去吧!”皇上接过奏折,略微扫过一眼,眉头一皱。
近段时间为了追捕太子,竟然将和亲的事给忘了?确实是他的过失。
皇上在案前踱步,最终是决定了该如何解决“来人!快马加鞭送回京都!”
“楚国?”皇上嘴里念叨着,若有所思。
云凤在李家村养了三日,太医用了上好的伤药,两日头上的伤便好了,不过皇上担心云凤的身体,又让云凤多呆了一日。
期间太子试图探望云凤,却被皇上的人给拦下了,就连来寻云凤做绣活的李大婶也被拦了回去。
太子被皇上的人拦下了,皇上整日守着云凤,云凤却不给他好脸色看,她不想理会皇上,索性将他忽视不见,为此皇上心情抑郁得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皇上见太子在院子里晃悠,最终是开口了“坐下谈谈吧!”
他琢磨了很久,最终是想到了该如何处理太子和云凤之间的感情,他已经做出了退步,太子如若不同意,那也不能怪他了!
“谈什么!”太子眼里透着疏离。
如果说太子不恨皇上,那肯定不是真的,但他同样也对皇上下不了狠手,毕竟皇上抚养他成人,两人之间的感情,不是云凤说能斩断,便能斩断的。
“你有多喜欢她?”皇上沏了杯茶,问道。
他也觉得自己疯了,他不知道他对云凤的感情有多少,但是他不忍心眼看着云凤投向太子的怀里,所以他动手夺了云凤。
他们因为云凤而互不妥协,虽然还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但是谁又能说没有那一天呢?
确实,太子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云凤做了皇上的皇后,他在寻找机会,终有一日,她会重新回到他身边。
皇上无意间扫过桌案上的奏折“知道楚国吧!”
楚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如今三国鼎立,楚国最为强盛,君国次之,最后便是龙国。
虽然龙国排在三国末尾,但是它的实力不了小嘘,指不定哪日,龙国就一统三国了。
楚国特殊就特殊在他的风俗和另外两个国家不同,在楚国,一个女人可以有很多男人,不过女人依旧是附属品,不受重视。
楚国相对其它两国要开放一些,女人可以从商,却不能入仕,及笄的女人必须至少要有三位夫君(一正二平)。
相传楚国有一代帝王时期,出现了一皇两王争一女,最后一皇两王排除万难,娶了这位女子。
有一次楚国受到其它国家的围攻,其中的一王出征,边关吃紧,那女子赴身边关,楚国军队奇迹般地打了胜仗,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有了现在的楚国。
至此以后,楚皇便颁布了一条法令,便是允许一女嫁多夫,但是女子的夫君必须是兄弟,而且一女娶了多夫之后,女人必须一心一意对待家里的丈夫,男人也不能在外面花天酒地,更不能纳妾,否则重惩!
刚开始上至大臣,下至百姓都反抗,少有人执行,直至几十年之后,楚国发了一场大灾难,打破了楚国的男女平衡,这一法令才得以实施。
当然,有人试图打破,从其它国家买女人回楚国,但是都没有效果,久而久之,楚国人接受了现状,几百年过去了,也没有人想要打破现状。
为此楚国还颁布了不少的法令来维护这个旧俗,因此有了《男女规》、《男女戒》流传世间。
“是何意?”太子瞪大双眼,琢磨皇上的意图。
皇上不相信太子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就是你想的那般!”
他有意效仿楚国风俗,他愿意让出一个位置给太子,不过要看太子愿不愿意。
“不可以!”太子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云凤定然是不会接受的,而且他也不愿意!任谁也不会接受自己的女人被别的男人碰!
皇上早就洞察到太子的意图“你想扳倒朕,那也要好几年之后,到时候云凤已经是朕的女人,又有何区别?”
太子紧握着拳头,不说话,是啊!又有什么区别呢?到时候云凤成了皇上的女人,说不定还会给皇上生孩子,也许到时候自己在她心里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太子苦笑,却又不知如何是好,他不知道他能不能敞开心扉接受皇上的提议。
他知道皇上既然同他提了,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若是他应下了,皇上也绝对会信守诺言。
不过太子很疑惑,为什么皇上能为云凤做到这种地步,按理说,皇上强占了云凤,得到了她的人,这便足够了。
太子显然不相信皇上“为什么?”
“因为她心里的人是你!”皇上自嘲。
如果不是太子已经在云凤心里扎了根,皇上也不会大费周章地想到这一出,太子之于云凤很重要,若是太子死了,即便非他所为,云凤也会恨他一辈子。
即便他不主动杀太子,太子也会伺机取了他的性命,他们自相残杀,两败俱伤,这不是他想要的。
与其两人为了她撕破脸皮,倒不如他人一人退一步,他们都可以相安无事。
“她不会同意的。”太子清楚,云凤是个保守的女人,她不会接受一女侍二夫的。
皇上知道太子心动了,只是需要时间消化“不试怎么知道?”
诚如皇上所想,太子心动了,这不失一个良机,如果等着他几年之后再扳倒皇上,夺了云凤,到时候云凤恨的人便是他了。
虽然太子心动了,但是他还是有些畏惧的,毕竟云凤不同意,他想得再好也没有用,到时候只是空幻想一场。
皇上见太子犹豫不决,心里又打了另一个主意“你可以慢慢考虑,朕打算让你去一趟楚国!”
“和亲?”太子似乎也接到了消息。
皇上颔首“没错!朕想让你送我君国的和亲公主到楚国!”
也许太子到了楚国,体会了不一般的风土人情,心里的想法会有所改变!
太子犹豫了一会儿,最终是应下了,兴许现在他心里已经接受了皇上的提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