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留着吧!”
楚轻雨踩着高跟鞋,缓步走近猪圈。玉手托在木栅栏上,饶有兴趣看着一群小猪们。
“你搞养猪,有啥困难吗?”
楚轻雨背负一手,以村支书的口吻问道。
陶伟养猪的规模还算可以,也算为南山村的经济作贡献。
作为村支书,应该扶持一下。
“咱们村委会对养猪业有啥补贴吗?”
如果能有点补贴,那就再好不过。
“我向镇上申请一下,每头猪给你一百块补贴吧。”楚轻雨转身上了车。”下午的时候,你来村委会来取!”
说完,奥迪车扬长而去。
一头猪一百块补贴,五十头猪就是五千块。”
陶伟满意的点点头。
“楚阿姨对你们怎么样?”
陶伟转头对大女儿陶芷道。
“很好呀,带我们去游乐场玩。”陶芷点着小脑袋。“对了,爸爸。楚阿姨喜欢吃鱼,要不我们帮她买一个吧?”
陶芷瞪着一双干净的小眼睛,奶声奶气说道。
“好,我们去南山河捉鱼!”
陶伟从家里拿了一个竹篓,背在肩上。
带着孩子们,动身去南山河。
正是上午天气还算清凉的时候,一路上树木沙沙。四个孩子欢快的唱着儿歌,不知不绝便来到南山河。
宽约四五米的南山河,两边高山丛立,水质清澈见底。河水很浅,只没到半截小腿。
“你们四个坐在岸边,爸爸下河给你们抓鱼。”
陶伟挽起裤脚,淌下河水。
河内的鱼虾不少,但普通人很难抓。
哗!
陶伟紧禁攥着一根木棍,削尖的棍端直接插入水中。
一条一尺长的肥鱼,被准确叉中。
扑棱着尾巴,被陶伟丢入竹篓内。
“爸爸好厉害,抓了一个大鱼!”
四个孩子高兴得拍手,围着竹篓看个不停。
哗、哗!
随着木棍一次次探入水中,一条条鲜鱼被抓起。
短短数分钟已经打了十多条,竹篓已经塞了一大半。
竹篓内蹦跳的肥鱼,溅起片片水花打在几个孩子脸上。
几个孩子用衣服擦了擦脸,继续趴着竹篓看。
“听说鲈鱼味道很鲜美,我试着抓几条。”
陶伟走进河中间,眼睛注意着河里的鲈鱼。
嗖!
一竿子下去,两条鲈鱼便被贯在棍尖。
这一幕,惹来旁边的大黄狗兴奋不已。摇晃着尾巴,在河岸上跑来跑去。
仅仅不到十分钟,便打了七八条鲈鱼。
“爸爸,我想吃烤鱼。”
三女儿陶芝稚嫩的小手从竹篓里抓起一条鱼,对陶伟晃了晃。
“爸爸给你们烤!”
陶伟对患病的三女儿,格外有一丝疼爱。
走上河岸,陶伟在附近捡了一些干柴草。支起一个简单烤架,把干柴草堆在烤架下点燃。
从竹篓内抓起四条小鲈鱼,用小木棍叉着放在烤架上。
噼啪!
随着干柴火苗噌噌跳跃,烤架上的鲈鱼很快便散发着一股鱼香味!
“先祖陶渊明留下的烹饪之术,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陶伟心里思索着先祖留下的烹饪术。
在烤鱼即将熟了的时候,陶伟起身来到旁边的石壁旁,挑了几块含盐的白色石块。
而后将烤鱼用石头片剖开,将含盐石块塞入鱼肚内。
便算加了调味品——食盐!
从石块上取盐,是南山村的先辈留下的技术。
不一会儿,烤鱼的表面便变得焦黄酥脆!
“爸爸,现在能吃了吗?”
四个孩子蹲了一圈,哈喇子都快流出来。
“不行!”陶伟微微摇头,起身走向不远处的一颗话梅树。“再等一会!”
从话梅树上摘了一把黑色话梅,陶伟将一颗颗话梅撕开。
将酸味十足的话梅汁,点在烤鱼表面!
盐梅,是古代人最重要的两道调味品。只要烹饪得当,味道更鲜美!
呼!
调味品入味后,一顿古法美味烤鱼便宣告完成。
“爸爸,真好吃!”
“比镇上的汉堡包还要好吃!”
四个孩子尝了一口,便大声叫好。
酥脆的鱼肉入口,每个味蕾都充斥着甘美之味。
“爸爸,您要不要尝一下?”
大女儿陶芷很懂事的问道。
“爸爸不饿!”
陶伟起身,重新拿起木棍走进河里打鱼。
如此珍贵的鲈鱼,陶伟舍不得自己吃。
四个孩子吃了,陶伟便算吃了!
临近中午的时候,竹篓便被一条条鲜鱼装满,甚至已经堆出竹篓老高!
其中有鲜鱼、大虾,甚至还有螃蟹。
“爸爸,我要背竹篓!”
四儿子陶狩一脸认真,要替陶伟背三十多斤重的竹篓。
“你帮爸爸提两只大虾就行了。”
陶伟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
“我们准备回家!”
陶伟背着竹篓在前,几个孩子排成一队跟在身后。
大女儿陶芷手拿两只螃蟹。
二女儿、三女儿则各捧着一条肥鱼。
跟在队伍最后面的儿子陶狩,两只小手则抓着四只大螃蟹!
一家五口一路唱着山歌,穿过羊肠小路向南山村返回。
“哎哟,陶伟后生挺厉害啊,能打这么多鱼!”
“我们也下过河,只能抓着小鱼虾……”
路过村内时,众多树下乘凉的村民都很诧异。
仅仅一个上午,陶伟便打了三十多斤大鱼。
还不保存螃蟹、土虾之类的。
简直太神奇了!
“我爸爸抓鱼很厉害的!”
几个孩子对陶伟一脸崇拜。
“陶家后生,你去南山河大鱼的路上,有没有路过我家的田垄?”
正说着话,一身邋遢的李二狗走了过来。
一脸嫉妒,口吻很不客气。
李二狗家的那一亩田,位于前往南山河的必经之路上。
想去河里打鱼,就得踩过李二狗田的田垄。
陶伟听了这话,点了点头。
“那好,你得给我留几条鱼!”
李二狗皮笑肉不笑,盯着竹篓打瞧。
“二狗,你这不是胡搅蛮缠吗?”
“你家的田垄,就不能被别人踩?”
旁边村民不忿。
一个村住的村民乡里乡亲的,何必要斤斤计较呢。
再者说,李二狗敢保证自己从此不去踩别人家的田垄?
“这些大鱼是我爸爸抓的,凭啥要给你!”
大女儿陶芷嘟囔着嘴,对李二狗道。
“您想吃鱼,就自己去抓呗。”
其它孩子也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