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朝堂之后,胡亥走到了龙椅上坐定,俯视着底下的大臣。
大臣们向胡亥跪拜道,“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胡亥一挥手,“都起来吧。”
大臣们才起了身。
随后冯去疾上前一步和胡亥说道,“陛下,臣已经办好组织论道之事。臣之后站着的就是竞争左丞相之位的才子们。”
说罢冯去疾朝旁边走了一步,然后那些才子们又向胡亥作揖,“臣见过陛下。”
胡亥定睛一看,大概站了十几个人。然后胡亥便道,“今日诸位各抒己见,公平竞争。各位说一说如今大秦的危局如何破解?可有什么方法?”
一个高高瘦瘦的才子先走出了一步,向胡亥作揖道,“陛下,臣认为,陈胜吴广起义不足为虑,不过是些毛贼捣乱而已。陛下如今初登大宝,应尽享天下。”
接着一个胖胖的才子就向胡亥作揖并且走到了刚刚那个才子的对面说道,“此言差矣。陛下,臣认为如今法家思想已不适合大秦,当行王道之学。”
这个才子的言论一说出,便遭到了剩下的才子们的反对,“法家是国策,这是从孝公和商君时候就确立的,怎可随意变更?你这是不怀好心,耽误大秦。”
随后他们便吵吵嚷嚷吵在了一起。
胡亥受不了他们的吵嚷了,大喝一声,“够了。今日是论道不是来吵架的。”
随后那些才子们才不继续吵嚷了,安静了下来。
“正元你的想法呢?”胡亥见章正元一直没有发言,许是最好的都留在了最后吧,章正元定有良策在心。胡亥便主动问章正元道。
只见章正元向剩下的才子和胡亥作了一揖以后,然后胸有成竹地和胡亥说道,“臣认为,陈胜吴广起义必须得重视。朝廷法度过于严苛,可以一边改革法度一边镇压起义。臣的叔叔也正在为陛下效力。至于法家思想,的确是大秦一直以来的国策,这个不可动摇。但是此法家非商君时候的法家,可以变通。如今大秦必须得变法了,不变便有亡国的危险。”
章正元这话说完之后,胡亥就在心中为章正元喝彩。他果然没看错章正元,章正元这话说的很是精彩,明显压过了其他的才子一头。
其他的才子先是哑口无言,然后又脸红脖子粗地和章正元争论了半天,但是争论显然不会有结果。谁的策略都比不上章正元的,也都站不住脚。
胡亥心里欣喜,然后为了保证公平性又问冯去疾道,“疾相觉得谁更胜一筹?”
冯去疾朝着胡亥行了一礼,然后道,“臣认为左丞相一职该属章奉常。章奉常的策论实为良策。如此实施,大秦颓败之局可改。”
胡亥就等着冯去疾这句话呢,这样他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让章正元做左丞相了。于是胡亥顺着冯去疾的话说道,“好,那左丞相一职就是章奉常的了。其他才子可有异议?”他总得在面子上过得去,再彰显一下公平起见的精神。
“臣等无异议。”那些才子们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都得这么说了。他们的策论的确比不上章正元的。
“好。那过几天便举行左丞相的开府仪式吧。”说实话胡亥已经是迫不及待了。这种场景他只在电视剧上看到过,如今要让他亲身经历,还真是内心有点激动。
“陛下,如今左丞相的人选已经确定了。论道也已经结束了,上次臣也说过申请辞官一事,臣现在申请告老还乡,还请陛下允准。”冯去疾朝胡亥行了一礼道。
胡亥早已想要剪除秦始皇时候的老臣的势力了,如今既然章正元已经当上了左丞相,那冯去疾的请辞胡亥也没有理由不允准了。于是胡亥便道,“好,那疾相便安心去罢。朝廷定会保证疾相晚年衣食无忧。”
“是,谢陛下。”冯去疾又行礼道。
“没其他的什么事了吧,没其他事了的话就退朝吧。元相留一下。”胡亥又说道,章正元初当上了左丞相,胡亥有好多话都想对他说,并且开府的事情胡亥还得和章正元商议。
“是,陛下。”那些人便都退下了,唯独章正元留下了。
胡亥拉着章正元到了自己的寝宫之后,两个人坐在了床榻上。
“正元。开府仪式你想要什么时候举行?朕准备和你一起进行完仪式。”胡亥和章正元说道。
“陛下决定就好,臣听陛下的。”章正元回胡亥道。
“那便定为三天之后吧。”胡亥随口说了个日子,他现在只想快些进行开府仪式。
“好。都听陛下的。”章正元回道。
“嗯。那正元便下去准备吧。”胡亥不想耽误太多时间,毕竟他和章正元都需要时间准备。
“是,臣告退。”章正元说完之后便退下了。
“祁翎,”胡亥突然想起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便叫祁翎道。
“奴才在。”祁翎立马来了胡亥面前应道。
“开府仪式可是需要一个人主持?”胡亥想起了电视剧里的场面,问祁翎道。
“是的,陛下。”祁翎如实回答道。
“去把冯劫给朕叫来。”现在也没什么合适的人选了,李斯冯去疾都辞官回家养老了,只剩下冯劫一个秦始皇时候的老臣了。这种隆重的场面也必须得冯劫出面才可以了。
“是,陛下。”祁翎答道,说罢便转身去请冯劫御史大夫去了。
过了约摸一个时辰,祁翎带着冯劫来了。
冯劫见到胡亥就立刻跪下行礼,“见过陛下。”
胡亥上前去扶起了冯劫,然后和冯劫在小桌子旁面对面跪坐着。
胡亥率先打开了话匣子,“冯大人,再过三日就是左丞相的开府仪式了。需要一个主持的人,这个任务朕左思右想还是觉得你最合适。这次就烦请冯大人出面主持了。”
“陛下言重了,陛下交给臣的任务臣怎敢推辞?臣一定会办好陛下交给臣的任务。”冯劫回胡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