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应变不败三十六计(中册) §1.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原文】备周则意怠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②。

【注释】①怠:松懈。②太阳、太阴:此种提法最早见于《易经》。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代表矛盾对立的双方。一般来说,刚、明、正、利、动、福、暑、实为阳,柔、暗、奇、害、静、祸、寒、虚为阴。此计中的阳指公开、暴露,阴指机密、秘密。太阳为阳的极端形式,非常公开之意。太阴为阴的极端形式,非常机密之意。

【译文】自认为防备周到的,容易产生麻痹松懈的情绪;平常看惯了的,往往就不再怀疑。秘密蕴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与暴露的事物相排斥。非常的公开经常蕴藏着非常的机密。

【计名出处】此计名出自《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讲薛仁贵瞒着不愿渡海远征的唐太宗,使之在不知不觉中渡海的事。

【计名阐释】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领30万大军以平东土。一日,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皇帝见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茫无穷,即向众总管问及过海之计,四下面面相觑。忽传一个近居海上的豪民请求见驾,并声称30万过海军粮此家业已独备。皇帝大喜,就率百官随这豪民老人来至海边。只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带着皇上走进室内,室内更是绣幔锦彩,被褥铺地。百官开始喝酒作乐,十分高兴。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动摇,良久不止。太宗警惊,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看愕然,满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横无际涯,哪里是什么在豪民家做客,大军竟然已航行于**之上了。原来这豪民老人是新招壮士薛仁贵扮成,这“瞒天过海”计策就是他设计策划的。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来作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效果。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制建,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兵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分。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也竟然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迅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摔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一带)。

〔古计今用例说〕

“瞒天过海”用在军事上是一种将秘密的计谋隐匿在公开的事物之中,而不排除公开的形式。在非常暴露的形式之中,却暗藏着莫大的机密。

瞒天过海,实际上是利用了人们习惯的心理。当某一件事情第一次出现时,会使人们感到新奇,可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当多次出现以后人们就会熟视无睹,就不会被人们重视了。在军事上时常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以假乱真,最后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有志之士下海经商创业,如果还像以前那样乐意于做毫无心机的老实人,那么在生意场上裁跟头是无可避免的事。

创业者运用此计,就应善于把握商战时机和市场空隙,有意识地制造经营假象,让竞争对手、业务客户或者是消费者在毫无察觉中接受自己的策划意图,从而成就自己的伟大事业。

若想将“瞒天过海”之计运用自如,则必须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日本精工与卡西欧两家公司,曾是手表制造业的竞争对手。精工公司发现瑞士人发明并研制了石英电子表以后,预测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市场将大量需求这种物美价廉的手表。便以仿造瑞士表为主,推陈出新,很快占据了国际市场,卡西欧公司在这一竞争中成了败将。然而,卡西欧公司并不气馁,经过分析,卡西欧公司老板认为尾随精工之后,难以与之争胜,必须另谋出路。一方面便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并放出空气,说准备转产;另一方面却在暗中以石英晶体为震荡器的显示技术为目标,大力进行研制,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开发了精确度更高、造价更低的石英电子手表。使得精工公司不得不采取新的策略,以迎接卡西欧公司的挑战。

此后,卡西欧公司又以石英震荡器为中心,开发出了一系列新的电子产品,除电子手表之外,还大量生产收录机、电子钟、文字处理机、计时器和电视机等,公司效益日益提高。

这一例中,卡西欧公司在与精工公司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公司领导层故意放风说要转产,实则是为了掩盖其研制廉价电子表的目的,从而在竞争对手没有注意的情况下,占领手表市场,从而击垮竞争对手。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