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我的祖母慈禧太后 §(一)

自小就听多了人们关于慈禧的议论,当然,坏的议论居多,于是在我的骨子里似乎就有了一种先天“认识”:慈禧,虽然是我们家的老祖宗,但是她似乎就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与此同时,作为家族直系后代,我的感觉又很复杂,心里也会常常冒出一些疑问。在爷爷晚年的时候,我跟爷爷也谈过这些问题。后来,不断地从爷爷的嘴里知道更多关于她的事情,我也越来越相信我对慈禧的先天认识并不客观。能够听到爷爷讲的故事,然后在故事里重新认识慈禧这个人,恐怕我是第一个。

那几年,在我家院子的石桌旁,伴着杏花开杏花谢,伴着春天来夏天去,爷爷的故事就像远处夕阳里的红墙碧瓦一样真实,而且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爷爷告诉我,虽然历史给了人们太多的暗示,但是应该说没有人会否认慈禧作为一个女人,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作为一个后辈,在历史沉淀了这么多年后,总是能沉下心来,希望能够客观地对她做一个评价。应该说历史上能有慈禧一席之地,跟她嫁给一个平庸无能的丈夫不无关系。如果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来看,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根本不可能给女人参政的机会。

在那个年代,只有拥有超人的胆识和过人的气量才能真正让这个世界太平下来。但是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当时没有这样的人。所以说身为女人,在男权社会里,能够站出来,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

那么慈禧的这位丈夫,到底是一个什么人呢?从历史资料上谁都能够看到这样的描述:咸丰皇帝,清文宗(1831~1861),爱新觉罗·奕,道光皇帝的第四个儿子。1850~1861年在位。即位不久,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在位期间,签订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861年病死热河。这位清朝的第九代皇帝,自幼体弱多病,面如黄土,素有咯血的痼疾。幸得御医指点迷津,说鹿血可治此病。于是在宫中养鹿一百多头,随用随取,极为便利。鹿血也因此成了他苟延残喘、须臾不能离开的救命良药。可见,咸丰除了是一个病秧子之外,懦弱无能是他一生的写照。

在我爷爷的眼里,我们家这位老姑爷子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咸丰身材不高,比较瘦。继位之前,他还算是一个有德行的人,但是当了皇帝之后,他恶习就显露出来了。他一生做错了太多的事情,就连死了也害得我们家跟着受牵连。1861年的时候,英法联军通过通州,已经攻到了北京,他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咸丰却表现得又怕又惊,毫无办法。最后只好带着慈安、慈禧以及肃顺等一班人马,连夜逃离京城,赶到承德,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热河避祸。虽然害怕成这样,但国难当头之时,咸丰依旧终日纵情于声色之中,以致于咳血突发。没想到,这次咳血之后不久,咸丰就死了。死就死了,还给历史留下一个笑话,“‘龙’非得到热河‘洗澡’,最后终于烫死了。”

在爷爷看来,中国历史上就从来没有一个这么窝囊的皇帝。他20岁登基,在位只有短短的11年。虽然他是清朝秘密立储继承皇位的最后一位皇帝,但他给整个国家并没有带来什么平安,招来了八国联军不说,就连祖宗留下的一点基业也几乎丧失殆尽。他20岁继位,年龄不算小了,但是除了声色犬马外和丧权辱国的条约外,他的政绩几乎为零。当初老祖宗顺治6岁登基,14岁亲政,亲政之后就处理了睿亲王多尔衮;康熙8岁继位,14岁亲政,不久,即智擒鳌拜。康熙18岁的时候,下了一个诏令,号召满洲王公贵族要学习骑射,学习文化;康熙20岁时候,亲自主持平定三藩之乱,战争结束时他才28岁,接着统一台湾,反击沙俄侵略,两次取得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并且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与老祖宗相比,咸丰简直就算一个“败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