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行小字不算工整,悟心一望之间,眼神便再也收不回来,那字里行间无穷无尽的悔恨留恋,扑面而来,顷刻之间便把他彻底淹没。
似乎他便是那和尚,心中竟然升起一股柔情,痴痴望着蒲团,模模糊糊看到,不知道多少个年头前,一个和尚端坐在那里,面对着佛祖,颂唱着经文,心中却始终念想着那倾城的女子。
怔了半响,好不容易才回过神来,抬头望去,却见若雨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一个石门口,怔怔的站在那里,潸然泣下。
悟心走上前去一看,只见石门之上,也有几行小字,字迹娟秀,显然是女子所留:
既不回头,何必相念
既然无缘,何需留恋
今夕何夕,君已陌路
你能到这里,便算是还了欠我一世的情债,我已封死石门,闭关清修,了断你我情缘,从此以后,你我永不再相见。
悟心一怔,心中猛然间溢满悲伤,无穷无尽的绝望压抑的喘息不过来。
多年前,那和尚是不是也是如此,站在这石门旁边,望着这字迹,好不容易放下一切,抛弃佛祖,发了大愿要与她长相厮守,却顷刻之间悲哀心死,断了红尘?
好一对痴情人,悟心心中感慨,这和尚是谁?这石门之后的女子又是谁?
可一切都成了谜团,那女子留字说封死石门,一心了断二人情缘,想要进入,怕是不可能了。
轻叹一声,悟心道:“别哭了,还是先想办法出去吧。”
若雨却是不理他,兀自哭的更加伤心,抬起素手,微微颤抖着,轻轻推向石门,悟心正在诧异,却听那石门吱呀一声,豁然大开。
嘤嘤哭声登时大了起来,若雨抬脚狠狠踹了他一下,悲伤哭喊道:“你们臭男人如何知道我们女儿心思,当年,‘听心’祖师说是封死石门,定然在其中苦苦等待着那臭和尚。”
悟心一愣,却见若雨已经走了进去,那石门后面,赫然一具白骨坐卧在地上,一手触摸着石门,空洞的眼眶中,纵使过了千年,依旧蕴着一汪深情。
婆娑念珠突兀散发出亿万道金光,那金光在空中凝聚汇合,化成无数金色丝带,温柔无比的缠绕在白骨身上,似乎是千年不见的情人,等待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终于能够温存在一起,互诉衷肠。
悟心瞪着眼睛,片刻之间发生的事,已经把他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若雨望了一眼婆娑念珠,却是跪在地上,朝着白骨轻轻磕下头去,嘴里道:“无尘崖不肖弟子若雨,拜见祖师婆婆。”
悟心诧异问道:“你怎么知道这是当年的‘听心仙子’。”
若雨又对着白骨拜了几拜,站起来嗔怒道:“我就是知道!我知道的多了,我还知道这里是‘幻虚洞府’,我还知道这里在万丈地底,我不知道的是,我听心祖师千年前倾城倾国,绝代风华,她喜欢的人竟然是个秃驴。”
悟心心中明悟,终于知晓方才在山洞中,为何她知晓方法打开山洞。
只不过明悟之后,心中反而更加沉重。
无数念头闪过,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何她明知道这里是幻虚洞府,还要口口声声说此处是鬼界地府,宁可与他双双死在这里。
那只是一句玩笑么?
越想心中就越震惊,悟心面对着这女子,竟然心中升起淡淡的愧疚,一时之间只觉得手足无措,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环顾四周,这石室不大,俭朴无华,只有最中间有一张石床,那石床之上,有一条七彩仙绫,仙绫之下,隐隐约约遮挡着一个古朴木鱼。
悟心拿起来随意翻看,木鱼入手沉重,非金非石,上面雕刻着古朴梵咒,此刻被他拿在手中,竟然也散发出金光,与婆娑念珠相映生辉,一看便不是凡物,极有灵气。
蓦然间,悟心心中大震,手上一抖差点把木鱼扔掉,方才他翻转之间,赫然发现木鱼背后刻着两个小字。
那两个小字无论何人看到,恐怕都会惊讶无比。
“普贤。”
普贤!正是千年前普贤圣佛的法号!
那悲天怜悯,普度众生的高僧;那心怀慈悲,结了舍利菩提的圣佛;那传闻天下第一,无人可及的强者,竟然也有这般儿女情长,竟然会在万丈地底,刻下‘身在净土,难忘倾城,负了如来负了卿’。
怔怔着出神,若雨不知何时走了过来,夺过木鱼,美目兀自有泪珠婆娑,望见上面普贤二字,娇躯也是忍不住一震,看了悟心一眼,却是拿起床上的七彩仙绫,问道:“当今天下有四大仙门,烟波岛凌云真人、大悲寺玄空方丈,还有青龙山的洛天尊者,怕是哪个都比我师父厉害几分,你可知道,为何他们会忌惮我师父么?”
悟心道:“为什么?”
若雨望着七彩仙绫道:“这仙绫名叫‘琉璃’,从远古流传至今,没人知道到底是何人炼制,威力却是翻天覆地,这里有一半,我师父那里有一半,虽说只是一半,凌云真人号称当世第一人,想要胜过我师父,怕是也不容易。”
悟心细细观看,发现她手上琉璃仙绫果然只是一截,诧异问道:“这法宝如此厉害,为何要折断了?”
若雨道:“传闻琉璃仙绫完整的时候,只要心中痴爱情深,便能施展出一道禁咒,可惜禁咒一出,便会吞噬主人血气,轻者身死道消,重者怕是连魂魄都没了。”
悟心心中一惊,脱口道:“琉璃仙绫瑞气环绕,分明是仙器一流,怎么有如此邪恶禁咒?”
若雨看了他一眼,又道:“当年听心祖师便是为了心爱之人,祭出禁咒,可惜自己也是精血殆尽,生命垂危,甚至连灵魂都伤了,临死之际,那人却是对她不理不问,一怒之下断了琉璃仙绫,以防后辈弟子步她后尘,自那以后,无尘崖便传了祖训,世代只收女弟子。”
悟心知道听心仙子心爱之人便是普贤圣佛,听了若雨的话,无论如何都无法相信,他心中礼拜十年的圣佛,竟然是这般,不由分辨道:“听心仙子是为了普贤圣佛才受伤,他怎么可能对听心仙子不闻不问?”
若雨呵呵笑了两声,举着手中木鱼道:“你说的对,普贤圣佛是得道高僧,自然不会不理我师祖婆婆,诺!这不是送了个‘镇魂木鱼’,让我师祖婆婆每天枕着它睡,就不怕灵魂破碎了,他自己么,却是满天下去拯救众生去了。”
悟心一窒,不再说话,却听若雨鄙夷道:“连自己的女人都拯救不了,还妄想去拯救众生,浪得虚名,狗屁的圣佛!”
悟心低着头,以身代替普贤圣僧,心中竟然升起恐惧,心系爱人,却又不忍众生受苦,左右为难,不知不觉间一头冷汗。
若雨却不理他,把听心仙子的尸骨搬到床上,默默的跪拜一番,抓起琉璃仙绫塞进怀里,然后把镇魂木鱼扔个悟心道:“你菩提寺的东西还给你们,普贤欠我师祖婆婆的情,休想还清!”
说罢,转身朝着外面走去,悟心傻傻问道:“你要去哪里啊?”
若雨停住脚步,哼了一声问道:“你不是想离开么?难道现在改变主意,要和我留在这里,替普贤还债么?”
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小,俏脸绯红,这女子似乎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跺了跺脚,朝着外面跑去。
悟心叹了口气,望着手中木鱼,摇了摇头,轻轻把它垫在听心仙子尸骨头下,道了声阿弥陀佛,也朝外走去。
方才的石洞中,若雨正俏生生的立在水潭旁边,没有转身,那精致的耳朵却是通红,悟心看了一眼便低下头,眼观鼻鼻观心,问道:“不是要出去么?怎么又到了这里?”
若雨没有了刚才的冷淡,反而多了几分娇羞,乖巧回答道:“无尘崖中有听心祖师典籍传下,她说幻虚洞府中,刻着镜花水月的水潭便是出口。”
悟心仔细的看了看水潭,那水潭方圆不足一丈,碧水清澈,一眼便望见底端,哪里有什么出口,不由得有一丝疑惑问道:“这里当真是出口?”
若雨白了他一眼,嗔道:“呆和尚,都说是镜花水月了,看到的哪里是真的,祖师说是出口,就是出口。”
悟心点了点头,又看了一眼潭底清晰无比的岩石,喃喃自语道:“这出口是通向哪里啊?”
若雨拉着他的手,起身朝着潭中跃去,稀里哗啦的潭水淹没悟心的那一刻,他听到这女子柔声说道:“祖师婆婆说,这潭水尽头,便是幸福!”
镜花水月,果然不假,潭水下有长长的通道,两人闭气潜游,不知过了多久,才开始上浮,又不知上浮了多久,只觉得眼前一亮,两人已经浮出水面。
悟心只望一眼,整个人便愣住了。
两人从一个水潭浮出,水潭清澈碧绿,方圆只有五六丈,一侧从峭壁上落下三五丈小瀑布,环顾四周,却是峭壁耸立,赫然便是在一处悬崖底端,崖底极小,只有方圆几十丈而已。
如此熟悉的景色,悟心每隔九九八十一天便到这里来一次,如何分辨不出,此处正是须弥山介子崖下。
怔怔的望着四周,脑海中不停得回响着若雨的声音:“祖师婆婆说,这潭水尽头,便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