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慈悲力无穷 枭獍之心

孝亲敬亲乃基本的人伦之道。

在《史记·孝武本纪》里提到,古代有一种鸟,名为“枭”,它在出生后,就会因饥饿而将辛苦抱卵、哺育它而疲惫不堪的母亲吃掉。另外,还有一种兽名叫“破镜”,又名“獍”,它的外貌像虎豹而体形略小,也是出生后不久,就会将它的父母亲吃掉。黄帝为了要灭绝这两种恶心的禽兽,于是规定,举凡天下祭祀,都要拿这两种禽兽来作牺牲品。

由于这样的典故,后人将不肖子女或忘恩负义、凶残无道的人,形容为“衣冠枭獍”,或指他们的心态是“枭獍之心”。

孝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孝道思想几千年来深深影响着中国社会。过去为了表扬孝行,有“二十四孝”的典范,而动物中的“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也常作为孝亲的教材,提醒人们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除了对父母尽孝,更要扩大孝亲的范围,对宗族、对国家民族,甚至对一切众生尽孝。孝的意义,是对国家、亲人的一种至真感情的流露,是人我应有的一份责任,是人伦之际的一种密切关系。

在佛教的经典中,不难看出佛教对孝道的重视。佛陀教育弟子,孝顺父母不仅限于今世的父母,更要扩及七世父母,乃至一切众生皆曾是我的父母。而佛陀本身在多生累世,更是孝道的实践者。因此在《涅槃经》里提到,释尊因累世以来恭敬三宝,孝养父母,因此可以感得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的庄严身相。

孝亲敬亲乃基本的人伦之道。如果人人都能孝顺父母、奉行十善业,不仅可化解世间的暴戾之气,更可为来生种下圆满佛道的因缘,吾人怎能不欣喜去力行实践呢?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