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新时代高素质党员干部三十六种理念 十五 公平与效率相统一

公平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经济、政治、法律、道德等方式整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准则。效率则是指人的活动的效率,就是通过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包括在收入分配领域通过合理的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果,使待定数量的生产要素投入有尽可能多的产出。公平和效率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多层面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二者是可以兼容的,而不是此消彼长的。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树立和运用好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理念,积极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使其成为社会有序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一)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公平和效率是社会发展中的一对基本矛盾,二者既有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一面,又有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的一面。社会的公平有助于效率的提高,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公平的实现。社会发展从一定角度上讲,就是在不断解决这对矛盾中前进的。无论哪一种社会,一旦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失衡,社会发展必然受到影响。领导干部只有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正确认识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真正保障好群众的利益。

效率带来社会财富,公平促进社会发展。效率是公平的基础,是一切经济行为的实质和中心,是生产力发展的度量,讲发展就必须提高效率。从历史上看,在效率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并产生了剩余物品之后,才出现了公平问题。效率低下时,空谈公平没有意义。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来看,只有物质财富更加丰富时,公平才会增长,越是在不发达的阶段,收入分配就越不公平。到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全社会也才能达到最大的公平。也就是说,效率使公平建立在更雄厚的物质基础上,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提高为基础,没有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效率的极大极高,是不可能实现社会发展和进步的。

坚持公平与效率兼顾。社会发展规律证明,任何社会要想维持一定的效率都必须建立在某种公平的基础上。分配公平合理能够使各个阶层的劳动者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能够促使社会稳定发展,从而全面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相反,严重的分配不公,无论是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还是收入差距过大乃至产生两极分化,都会降低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甚至导致社会动荡。越多人卷入社会财富分配的冲突,社会就越不稳定。社会失去公平,不仅仅是短期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更是在很长时间内将对社会遗祸无穷的重大问题。只有在公平的前提下,才会实现高效率,才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更快地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忽视效率、牺牲公平都不是社会主义

公平与效率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评价社会经济制度优劣的两大基本尺度。判断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是否比另一种制度更合理,既要看它能否比另一种制度创造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财富,也要看它对财富的分配是否比另一种制度更合理、更公平。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坚持以效率添活力,以公平促和谐,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公平和效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发展从一定角度上讲,就是在不断解决公平和效率这对矛盾中前进的。“二战”后联邦德国实行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比英美更注重公平,这种体制对当时德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其弊端逐渐显现,高福利制度的弊端被持续放大,以牺牲效率为前提的福利政策最终难以为继。失去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公平最终只能成为蛊惑人心的口号。改革开放前,我们也曾经有过单纯追求公平,吃“大锅饭”、共同劳动的发展阶段,这种单纯追求公平的行为背离了当时的生产实际,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干多干少一个样,会助长懒惰情绪,不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一个社会如何分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不断完善分配制度,既激励每个人都发挥其聪明才智,又促使大家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迈进,才能有效推动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从而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从社会主义的本质来说,效率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公平就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效率和公平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指标,却同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总书记强调:“发展是基础,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是靠不断提高的社会经济效率来保证的。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具有持久吸引力的价值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基石。共同富裕不是追逐物质占有的共同发财,更不是物质至上主义,而是在不断消除两极分化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最终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促使阶级差别消灭的过程。***总书记指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国绝大多数人的殷切期盼,也有利于人们更多更公平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三)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一直都被形象地比作“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对应的是发展生产力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分好蛋糕”是“做大蛋糕”的有效措施,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领导干部只有自觉摒弃只强调“做大蛋糕”,不注意“分好蛋糕”以及只强调“分好蛋糕”,而不重视“做大蛋糕”两种思想极端,才能真正处理好富民强国的大问题。

发展经济才能“做大蛋糕”,优化分配才能“分好蛋糕”。***总书记指出:“‘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用“蛋糕”打比方,一方面强调生产什么才能分配什么,生产多少才能分配多少,首先要千方百计把生产做大做强,才谈得上分配,大家才能分得一份较大的“蛋糕”;另一方面就是强调要将已有的“蛋糕”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每个社会成员,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以更大的积极性去“做大蛋糕”。也就是说,把“蛋糕”做大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保证公平。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断“做大蛋糕”。***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主要的还是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尽管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正如***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虚胖不行。”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理念,以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为手段,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把“蛋糕”做得再大一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追求公平是社会的正义,切实“分好蛋糕”。不是等把“蛋糕”做大再解决“分蛋糕”的问题,而是在“做蛋糕”的同时就开始了“蛋糕”的分配,即初次分配。***总书记指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对提高效率、把“蛋糕”做大起着决定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如今,实行诸如“强化工资收入支付保障制度”“提升最低工资标准”等政策措施都是为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当然,“蛋糕”做大之后,也需要进一步解决公平分配,即再次分配问题。要注重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分配再调节机制,继续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同时,进一步强化以要素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激发各种不同要素参与发展、参与竞争的活力,充分尊重科研、技术、管理人才,不断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推动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