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英雄的天下 第五章 两强相遇

第五章

两强相遇

对方“咦”了一声,颇为惊奇这刺客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枪法造诣。好在他久历战阵,可说是见多识广,又得岳元帅这个用枪的第一高手的点拨,知道此招的破法。大枪一挺,直向枪影的中心刺去,枪尖猛地一抖,竟将对方漫天枪影化去。

杨烈也是一惊,想不到自己的这一绝招竟被对方轻易破解,忙将枪杆一压,向左侧斜推,化解了对方反攻的一招。

顷刻之间,二人已交手十余个回合,均暗暗佩服对方的枪法武艺。

这员宋将平时眼高于顶,对于用枪,除了元帅与张宪之外,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底。但今天见这少年竟有如此武艺,非但不妒,反生惺惺相惜之心,猛地高喊一声:“住手,我有话说。”

杨烈一愣,圈住战马喝问道:“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有什么好说的?”

杨再兴道:“小伙子,虽然你的功夫不差,但却绝不是某家的对手。况且这里重重包围,你就是肋生双翅也无法脱逃。听我良言相劝,赶紧下马归降,也能留条活命。”

杨烈喝道:“杨家只有战死的好汉,绝没有降敌的懦夫!”

来将一愣,遂即大笑道:“说得好!原来你姓杨,某家也姓杨,不知可算得杨家好汉?”

杨烈听说此人也姓杨,立即想到此人是谁,喝道:“你是杨再兴?惧死降敌之辈,有何面目以杨家好汉自居?”

这员宋将正是杨再兴,他听到杨烈的辱骂也不恼怒,说道:“看你一身热孝,我来问你,你可是洞庭杨幺之子?”

未等杨烈回答,牛皋抢先嚷道:“老杨,这厮正是洞庭余孽,是杨幺的儿子。快快杀了他,为死去的兄弟报仇。”

杨再兴喃喃道:“果然是你。”微一沉吟,接着道:“小兄弟,你爹建立的‘大楚’已灭,你侥幸活命,何苦又自来送死?如果你下马归顺,岳元帅必定喜欢,一定会上表朝廷赦免于你,到那时为国出力,既可封妻荫子,又可使自己青史留名,岂不是好?”

杨烈冷笑道 :“我心中只有大楚,绝不向赵宋屈身。我来问你,如果换了你,你能不能弃血海深仇于不顾?”

杨再兴叹道:“我不想大话欺人,若是从前,我也会和你一样。但现在我会效法岳元帅,摒弃私仇,以全大义。杨某和你一样,素来鄙视惧死投降之辈,但投降岳元帅,却是我平生最正确的抉择,杨再兴九死不悔!”原来,杨再兴初时身在草莽,也曾为祸一方。岳飞奉命征剿之时,胞弟岳翻被其杀死。后来杨再兴遭擒,自忖必死。岂料岳飞爱其武艺,遂晓以大义,劝其归降。杨再兴被岳飞博大的胸襟感动,遂诚心归降,至死不渝。

杨烈听说过这段往事,但还是冷哼一声:“姓岳的薄情寡义,用同胞弟兄的性命沽名钓誉、邀买人心,你这等贪生怕死之徒,得以活命,自是对他感恩戴德。但你想过没有,他对亲生兄弟的死都不在乎,如有一天你也被杀,他会为你难过吗?”

杨再兴闻言大怒,喝道:“住口!你怎么辱骂我都可以,但你绝不能侮辱岳元帅。你这等全无见识黄口小子,怎能省得岳元帅包容天地的胸怀。如果有一天杨某战死沙场,就算元帅不能为我报仇,九泉之下,我也绝无怨言!”

杨烈深深明白,岳家军之所以百战百胜,除了岳飞兵法如神,将令如山之外,更多的是元帅视每个将士为兄弟,这些将士都心甘情愿为主帅去死,这也是岳家军百战不殆的一大原因。

见杨烈无语,杨再兴猜想杨烈心思活转,接着劝道:“小兄弟,当今天下大事,莫过于金人入侵,中原百姓受尽欺凌。你我这等热血汉子,正应该放下私人恩怨,解黎民于倒悬,方不负这一副男儿之躯。”

杨烈知道杨再兴所言句句在理,但国破家亡的血海深仇终究难以化解,恨声道:“大道理我不懂,我也不想懂。我只知道父仇不共戴天,要我归降,除非我爹与洞庭万余弟兄复生。否则,杨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杨再兴见杨烈宁死不悔的决心,知道多说无益。他实在喜欢这个少年倔强的性格、高超的武艺,实在不忍心致其于死地。但他也明白,以其宁折不弯的个性,当场击杀与将之生擒实无分别。犹豫再三,一狠心,说道:“好既然如此,我就成全了你的孝义之名。”说罢,一招“移山填海”,大枪斜劈而下。

杨烈毫无惧色,左足脱离了马镫,身子一蹲,贴在马肚子上,大枪向斜上方递出,直刺杨再兴的小腹。这一招唤作“毒龙出洞”,涉及到骑术,便叫做“镫里藏身”。

杨再兴叫了一声“好!”以一招“龙盘蛇绕”破解敌招。

二人使的枪法都叫“杨家枪”,但却是同名不同宗。按杨再兴的说法,他是杨延昭嫡系子孙,枪法更是一脉相承,至于是否属实,却是无从可考。但他的枪法雄浑刚猛、气势磅礴,就算对他的说法有所怀疑的人,也不得不宾服他的技艺。而杨烈的枪法却是得自家传,其打法神鬼莫测、狠辣刁钻,在湖广一带颇有盛名。今日两强相遇,自是一番龙争虎斗。

战马来回奔驰,将场子越打越大。二人你来我往,枪影连绵不断,重重杀气迫得人几乎透不过起来。

二人的武艺本在伯仲之间,但杨烈激战多时,气力消耗过多,加上枪马俱不如意,时间一久,便觉得难以支应。但杨烈生性极是倔强,越是处于劣势,越是不服输。几次险险被杨再兴刺中,均又靠拼命的杀招应付过去。他自知今日大仇难报,悲愤之余,怒火更盛。他的打法虽越发凌厉,但却已经有失章法,渐渐落于下风。

众将士见杨再兴已占了上风,不由得欢欣鼓舞,为其呐喊助威。

忽然,只听队列外围喊杀声四起,人群一阵骚乱。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