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规定,每年各布政使司、府、州、县均需派遣计吏至户部,呈报地方财政的收支账目及所有朱元璋钱谷之数,府与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与户部的数字必须完全相符,稍有差错,即被驳回重造账册,并须加盖原衙门官印。各布政使司计吏因离户部道远,为免往返奔走,便预持盖有官印的空白账册,遇有部驳,随时填用。该空白账册盖有骑缝印,不做他用,户部对此从不干预。洪武八年,考校钱谷书册,明太祖得知空印之事后大怒,下令严办。致自户部尚书至各地守令主印者皆处死,佐贰以下杖一百,充军边地。与此案有关者多不免,被杀者达数百人。
当时的户部,乃是全国最高财政机关,在每年审核各地例行财政报表时,要求严格,精确到了小数点以后的多少位数字,稍有不合,立即作废重报。于是,各地进京申报报表的财务人员为了少跑冤枉路,就在进京时,携带了盖好本地公章的空白报表,以便与中央机关核对过数字后,或者在遭受到刁难时,就地重填。个中情形,相当苦恼。按理说,用这种报表是造不出有价证券来的,人们也很难靠这里的数字徇私舞弊。因此,此种做法已经普遍应用,为各方所默认接受。谁知,朱元璋偶然知道了这个情形后,认定自己发现了一个官员相互勾结、舞弊欺诈的泼天大案。于是,这位缺少财务知识的皇明代官员帝立即发雷霆之怒,下令将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部门的正印辟,即一把手全部处死,副手以下官员打一百棍,充军边疆。
而且,是在有人已经向朱元璋解释清楚了个中缘由的情况下,被杀掉的。结果,其中有一些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也稀里糊涂地被杀掉了。
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时任山东济宁知府。此君一件布袍穿了十几年,每日三餐,有两餐以一盘素菜下饭。当地百姓则在他的任期内,号称富足。于是,百姓们不愿意这位知府调离,自发地作歌传唱挽留。歌曰:“使君勿去,我民父母。”结果,这么一个好官好人,此次却被朱元璋不由分说地杀死。这就是当初震惊全国的空印案。
白一龙想到方克勤平生为人光明磊落,却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局,不禁深深叹了一口气。
方孝孺眼睛里流露着一丝的恐惧,身体哆哆嗦嗦,显然心里对白一龙非常害怕。
白一龙笑道:“孝孺,我不会杀你的!你不要担心!“
然而方孝孺却仍是不断发抖,问道:“他们,为什么要杀我爹?“
为什么?为什么锦衣卫就可以任意杀人?为什么他们杀人还不需要理由?白一龙虽然聪明,可是却向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因为师傅为锦衣卫指挥使,给他说过锦衣卫遵从皇,皇命不可违,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可是,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大哥哥,大哥哥,你怎么啦?“
白一龙怔怔地看着这个稚气未脱的男童,心道:我妄活十八载,竟然尚不如一个孩子想的远一些!
方孝儒见白一龙迟迟不肯说话,还以为他想要杀自己,忽然哇的一下就哭出声来。
白一龙吓了一跳,回过神来,连忙问道:“孝孺,你受伤了吗?“
方孝孺只顾哭。
白一龙见天色将黑,若是只有自己,那完全可以在一棵树上度过十天半月,可有了这个孩子在身边,总不能让他陪着自己风餐露宿?他将方孝孺背起,走了许久,见前方山谷下面有一处人家,灯火萦绕,显然是有人居住。
方孝孺道:“哥哥,你这是带我去哪里?”
山谷下面的那户人家传来一个粗犷的声音:“阿玉,回家吃饭!”
只听一个孩子的声音在白一龙背后传来:“阿爸,这里有人!”
白一龙吓了一跳。他的轻功实属上乘,可是内家功夫却浅薄,所以一个孩子跟踪他他却毫无知觉。那个叫阿虎的孩子走到白一龙身边,问背上的方孝孺:“你们到这里来找谁?”
山下那个粗犷的声音近了一点:“阿玉,把客人请到家里来吧!”
阿虎不应,又问方孝孺:“你受伤了吗?为什么不下来自己走,非要别人背着!”
方孝孺脸如红枣,幸亏夜色弥漫,所以才没被人看到,挣脱着从白一龙背上跳下来,对那阿虎说道:“我没受伤!”
白一龙看着这两个孩子,童趣也不由被激发出来,便笑道:“他不让我背,你让我背好了!”
阿虎不理白一龙,拉起方孝孺的手道:“走,跟我去我家!”
白一龙见碰了钉子,又好笑又客气,见那阿虎不过时邀请方孝孺而已,自己倒不知该不该跟上去了。
山谷下那人喊道:“阿玉,你怎么不邀请那位客人?”
白一龙站在那里,等着阿虎回头喊他。可是那阿虎宛若未闻,拉着方孝孺的手继续往下走。白一龙大为不悦,对着山谷下面喊道:“劳烦前辈照顾一下我这个小兄弟,我还有事,就不随着去了!”
方孝孺听了这话,连忙回过头来问道:“哥哥,你去哪,我要跟着你去?”
“你何必管他,他身上有刀,只要他不去挑事,别人是不会找他麻烦的!”
白一龙这才晓得阿虎是因为自己身上的刀故意的怠慢自己。
“客人既然来了,再忙也过来吃碗粗茶淡饭再走,要不然让人家笑话我老张不懂规矩!”
白一龙早已饥肠辘辘,听老张这么一说,肚子里忍不住本咕叫出声来。
阿玉笑道:“你饿了?”
方孝孺跑过来拉住白一龙的衣角,劝道:“哥哥,你与我一起下去吧,我吃完饭跟你一起走!”
白一龙见方孝孺说的可怜,便道:“好吧,那我就和你一起下去!”
阿玉仍是携着方孝孺的手,白一龙一人在后面慢慢跟着。
山路不远,可极其坎坷,白一龙见两个孩子走的费劲,便道:“孝孺,山路难走,我背你下去吧!”这话故意的惹那阿玉。
阿玉果然回过头憎恶的看着他,道:“山路难走,难道你走就好走了吗?只因为你带着一把杀人的刀?”
白一龙不言,将两个孩童提在手中,施展燕影功,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山谷下面。
阿玉惊的说不出话来。方孝孺却早知这位大哥哥是个武艺高强之人,所以心里有了准备,显得便淡然得多。
老张走上来,喜道:“原来是一位少年英雄,老张我今天是长见识了!”
白一龙忙拱手道:“在下白一龙,迷失山路,无意中走到此处,倒骚扰前辈了!”
忽然阿玉跑到了白一龙面前,咣当一声跪在地上,道:“白大哥,你能不能教我武功?”
老张脸色大变,将儿子一把提起来,骂道:“学什么功夫,你好好的在家给我种田,攒钱娶个漂亮媳妇!”
白一龙见这老张是一介莽夫,顽固不化,却见阿玉聪明伶俐,体格健魄,是块习武的好材料,虽然刚才得罪了自己,但还是劝道:“阿玉身架超出同龄之人,学一门武艺也是不错的!”
老张皱着眉头,嘀咕道:“难道还有什么事比种田娶媳妇重要?”
方孝孺亦劝道:“我见阿玉也是适合学习武功之人,将来做个衙役之类的岂不是要比种田强的多?”
老张也感觉有道理,可是心里却仍不怎么信服,道:“客人还是先进屋吃饭吧,这个事情明日再说也不晚!”
白一龙和方孝孺见对方已如此说,便不好再劝,跟着老张进了屋子。屋内陈设皆是木制,就连桌上的对碗也是用木头做出来的。方孝孺笑道:“这木碗好不漂亮,不知道在哪里买得到?”
白一龙见老张面有喜色,知道这木碗肯定是出自他手,便道:“这木碗做工不凡,做这木碗之人也应该是不凡之人!”
阿玉笑道:“阿爸,白大哥夸你呢!”
老张此时脸色好看了许多,摇头道:“这些算的了什么,再细致的木头玩意我也能做出来!”
“刀呢?”阿玉忽然问。
“刀?”老张看着白一龙手中的刀,道,“这个岂不简单?当初我还曾经给一百名江湖山的英雄做过木剑!”
“他们要木剑有什么用啊?”
白一龙和方孝孺也正好奇这个问题。
“木剑用来比武,可不致受重伤,这便是木剑的好处了!”老张显然对自己当年做的那一百把木剑信心十足。
阿玉忙道:“那阿爸你给我做一把木刀吧,我想要!”
老张脸色忽变,呵斥道:“你想要学功夫吗?”
阿玉点点头,骄傲的说道:“我想成为关二爷那样的大好汉,大英雄!”
白一龙心中一震,只感觉这阿玉实在是个不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