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青春必须混 第十八章 朱三

从拘留所出来,文方坤郁闷极了。这什么狗屁社会啊,自己本来是好心要救那女孩子,不想却被抓紧了拘留所。真是好人多遭殃,坏人很嚣张啊。

眨眼一个月就过去了,一个月里面,文方坤换了不知道多少工作,不是活很垃圾,学不到技术。就是文方坤富有正义感而被工厂撵了。

文方坤越来越郁闷了,这样下去还混个屁啊。难道好人真的这么难混吗!

职业学院后门那里有很多网吧,文方坤在县城读高中的时候,只是听同学说过网络游戏,很好玩,他却从来没有玩过。

从拘留所出来,为了消散心里的郁闷,他就跑去网吧上网了,还真是贵啊,一个小时两块钱,现在虽然是上课时间,网吧里面却人很多,大部分都是职业学院的学生。他娘的,这些垃圾学生,有读书的机会不好好学习,拿着父母的血汗钱跑来玩游戏。文方坤心里面很是鄙视这些学生。

文方坤特意转悠了几个网吧,每个网吧人都不少,全部都在玩游戏。一个小时二元,一天算十个小时,就是二十元,一百台电脑就是二千元啊,一个月下来就是六万,一年就是七十多万啊。除了前期买电脑的钱,然后就是电费和房租,基本上没有别的费用了。文方坤心里面算了笔帐,这开网吧确实很赚钱啊。他还是照着最低算的。一些有钱的学生甚至二十四小时包机,或者是雇人通宵打。再加上外卖什么的,一百台电脑,一年赚个百十万没什么问题啊,若是二百台电脑呢,三百台呢。文方坤心里面有些激动了,如果自己有钱了,一定搞一个大型的网吧,挤垮这些小网吧。

文方坤不知道玩什么游戏好,就胡乱玩了一个,玩了一会觉得不好玩,就又换了一个游戏,换了五个,才找到一个喜欢玩的游戏。

玩游戏果然入迷啊,等文方坤实在是饿的不行的时候,一天已经过去了,天都黑了。文方坤此时兴致正浓,随便吃了点东西,继续热战,游戏里面的冲杀砍打彻底的让文方坤将这些日子的郁闷发泄了出来。

半夜的时候,文方坤才过了瘾,慢悠悠的朝卧龙村走去。

走到公园东北角那边的时候,忽然听到公园里面有打骂声。正沉浸在网战里面的文方坤,立马热血沸腾,迅速的朝那边跑去,模模糊糊的看到几个人正在踢打一个人。

文方坤神勇无比的冲了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运足力气,三拳五脚就将那四个小子打的屁滚尿流,一边咒骂着,一边逃窜而去。

这个时候文方坤才看清楚了挨打的那个人,瘦瘦弱弱的,还戴着眼镜,一副典型的狗头军师的模样,不知道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那人见打他的小子都跑了,才从地上爬起来,对文方坤说:

“今天真是多亏了兄弟啊,要不然我就惨了。我叫朱三,就是这卧龙村本地人。兄弟你叫什么名字啊。”

文方坤知道卧龙村大部分人都姓朱,据说是诸葛亮的后代,本来是复姓诸葛的,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建了大明,这帮人就干脆去掉一个字,跟着朱元璋姓朱了。

“哦,朱大哥你好,我叫文方坤,他们为什么打你啊。”

“额,这个,哦,都是些小混子,哪里知道他们呢,这些人向来是不讲道理的。”

其实朱三没有说实话,他挨打是有原因的。朱三是卧龙村本地人,父母早亡,跟着大伯长大,自小就不学无术,整天的瞎混,也是老油条了。后来仗着本地人的关系,在一家工厂混了一个车间主任,利用职权搞了不少女工,后来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工让他弄大了肚子,被朱三甜言蜜语的哄着结了婚,生了一个儿子。

再后来,朱三的胆子越来越大,经常联合工人从厂子里面偷东西卖,后来东窗事发,他不仅丢了工作,还被抓进拘留所,蹲了三个月。出来之后,他的日子就难过了。好工作找不到,苦活累活干不了。整天的游逛,幸亏家里还有四间房子,他改造了一下,自己老婆孩子住了两间正房和一个极小的院子,然后将剩下的两间正房和南厢房全部都租了出去,靠几个房租混日子,他老婆上班。因为朱三没本事,夫妻两个的关系自然不是很好,慢慢的朱三就迷恋上了酒精,整日醉醺醺的不务正业,夫妻两个关系更加不好了。

今天晚上,朱三喝了点酒,就到处溜达,刚好在公园里面发现有一对小情侣在热恋。小情侣谈到浓时,忍不住就脱下裤子,在公园里面野战了起来,让朱三看了好光景。

不想他没藏好,让小情侣发现了,于是那小青年就和朱三拉扯起来,那女孩子趁机找了几个帮手过来,正在暴打朱三的时候,让文方坤给救了。算是朱三福大命大造化大。

朱三可是人精,脑子活的很,马上邀请文方坤去家里坐坐。文方坤见实在是盛情难却,就跟着朱三去了他家。朱三住的很靠南了,在南大街南边第三排上,距文方坤是三个胡同,五排房子。朱三家的房子没有周桂兰家的好,为了多租点房子,朱三只给自己留了两米宽的小院子,南厢房改造成了五间,只留下一个很窄的门进出。院子里面也盖了两间小屋,这样他一共能出租九个小房间。

因为很晚了,朱三的老婆早睡觉了,两个人就在外间聊天。朱三问:

“文兄弟,你现在干什么工作啊?开发区的好工作可是不容易找的。”

“可不是咋的,我这个月换了一大堆工作,没有一个好的,都是些垃圾活。朱大哥你是本地人,见识广,你给个意见呗,我应该干什么工作。我可不行干那些没出息的活。”

“呵呵,这个你可算是问对了人啦,我朱三别的本事没有,对开发区的情况可是门清啊。开发区这地方说好混,确实很好混,说不好混呢,也真是难混,好工作很多,可是一般人是找不上的。因为那些中介太坏了。”

“朱大哥你说的太对了,那些中介将好工作都垄断了,普通人即使进了工厂也很难混。”

“呵呵,文兄弟,其实像你这个条件根本不需要去工厂干的,有本事的人都是自己混出来的。我看你身强力壮,最适合去港口里面干装卸。开发区什么地方最好混,赚钱最多,那就是港口里面干装卸的。这港是全国闻名的大港,每天有大量的货物进出。货船的运费都是按照集装箱的标准箱计算的,它只看有多少集装箱,而不管你一个集装箱里面装了多少货。这就是装卸工存在的根本。”

“我不明白啊,朱大哥,集装箱装多少货跟装卸工有上面关系啊?”

“呵呵,别急,我慢慢的给你解释,比如说一个集装箱要装化肥,如果用叉车装,是很快的。但是一个六十吨的标准箱只能装进去五十八吨。而如果换了人一袋一袋的扛进去的话,塞的紧紧的,一个标准箱可以装七十二吨化肥,这一下子就差了十四吨,一个大船一千多集装箱,你说要差多少吨啊。尤其是国际货轮,运到欧美的那些,费用更贵,所以那些大老板是坚决有用人装的,可以节省大量的运费啊。”

“咱们国家人不多的是,怎么会却装卸工呢?”

“呵呵,装卸工干 可是体力活,有时候是重体力的,像我这样的就干不了。而且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愿意吃苦的。干装卸的,三十多岁的就是年轻人了,大部分都是四十多岁,五十多岁的。这些人也不是真愿意干的,只是自己没有别的本事,找不到好工作,孩子慢慢也大了,家庭开支很大,没有办法才去干装卸的。”

“朱大哥,干装卸真的很赚钱吗?”

“你自己算算看,现在像化肥什么的,一般是八块钱一吨。那化肥是八十斤一袋,一吨二千斤,二十五袋就是一吨。像你这体格,只要肯吃苦,卖力干,我估计一条至少能扛个五百袋吧,那就是二十吨,一百六十元啊,什么工作一条能赚一百六。”

“能给钱吗,我以前也干过体力活,都被人骗了。”

“那是你没找对人。港口那些大老板都急着招人呢。明天我找朋友给你联系联系,帮你找个当天结账的。而且这活很有发展前途的,你多长个心眼,干活的时候,联系几个能干活,肯吃苦的,成了朋友之后,你慢慢的在港里面混熟了,就可以自己揽活干了,如果你直接从大老板手里拿活,没有被剥皮的话,那就赚的多了。搞了七八人的小队,一年弄个几十万不是问题。”

“哦,那厉害了啊,以后还要朱大哥多帮着参谋啊,咱们一起赚钱。”

“呵呵,这个你就放心吧,我虽然干活不行,出主意却是很厉害的。”

文方坤今天晚上意外的遇到了朱三,算是找到了新的发展契机。他高兴的辞别了朱三回到住处,久久不能平静。没想到干装卸竟然这么赚钱啊,随便就能赚一百多。重体力活算什么,别人不行,他文方坤却天生力气大,最是能干体力活。这对于文方坤来说真是一条罗马大道。

其实文方坤心里面算过,一袋化肥八十斤的话,如果距离近,他至少能扛一千袋,那就是四十吨,三百二十元啊。哈哈,一天三百二,一个月就是近万元啊。一个月搞个万元户,在老家那边绝对是传奇,哈哈,文方坤决定创造这个传奇。

月入万元,怀揣着这个梦想,文方坤进入了梦乡。

人生就是这样,有失必有得,有得亦有失啊。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