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青春必须混 第二章 治病

高二只读了不到两个月,文方坤就被迫辍学了。虽然离开了学校,文方坤感觉有些不舍,他却没有后悔,他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其实他也没有别的路可选择。

但是文方坤坚信人生没有绝路,通天大道通罗马。任何一条人生路都可以创造辉煌。

文方坤已经十八岁了,成年人了,必须要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了。眼下爷爷身体很危险,文方坤必须全心全意的照顾他。

其实这些年爷爷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老是咳喘。自打文方坤父母双双殒命之后,文方坤的爷爷受不了这丧子丧媳的打击,身体一下子就垮了下来,苍老了许多。

那时候文方坤还小,为了孙子,爷爷才没有放弃,一直坚强的活着,靠一股气强撑着自己。又当爹又当妈的将文方坤拉扯大了。这些年爷爷过的是相当的不容易,尤其是文方坤上学的开销越来越大。

云顶村这个地方除了种庄稼之外,实在是没有什么收入。

方坤爷爷喜欢抽旱烟,后来听说隔壁千石镇有个人从新疆回来,带回来一些黄烟种子,于是方坤爷爷就走了三十多里山路,找到人家,求人家要几粒种子,那个人不好说话,在方坤爷爷再三哀求之下,他才给了三颗种子。

方坤爷爷只好拿着三颗种子回来,小心翼翼的伺候着,好不容易才将三棵黄烟种活了。过了几年,手里面种子多了,才将黄烟繁生开。没想到云顶村这里的土地特别的适合黄烟生长,黄烟的质量和口感都相当不错。

而千石镇那个人本来想靠着这新疆烟发财的,可惜的是老天不眷顾他,他的烟虽然种的不少,品质却很不好,抽一次就没人要了。种了几年之后,连买他烟叶的人都没有了,这个人最后又去了新疆。

种好了烟,方坤爷爷就自己学着烤制烟叶。一步步的很费劲,都是慢功夫,晒烟,烤烟,哪一步出了错,心血就白费了。

方坤爷爷精心的将烟叶烤制好,这烟叶抽起来味道特别的醇厚,属于最优质的烟叶,比东北的亚博力烟和新疆的莫合烟口感都好。一拿到集市上,那抽烟的人抽几口之后就抢着买。只是这黄烟种植起来很费功夫,烤制更是费劲,方坤爷爷一个人顶多只能照顾好半亩地,再多就照顾不过来啦。所以每年方坤爷爷都种半亩黄烟。

后来为了多赚点钱,方坤爷爷又自己学着卷烟卷,很细心的将烟叶切成烟丝,然后慢慢的卷成一支支烟卷,虽然没有过滤嘴,档次却比烟叶子高许多,方坤爷爷又糊了烟盒,每盒二十支,这样能多卖不少钱呢。

这些年方坤爷爷就是靠这半亩黄烟维持着爷孙两个的生活,供文方坤读书。因为经常在周边的集市赶集,方坤爷爷认识了很多人。

后来遇到一个人送给方坤爷爷一个偏方,对他的病特别有效。只是随着方坤读书越来越多,费用也慢慢的多了,半亩黄烟都不够花销了。为了供方坤读书,偶尔的爷爷还要找村邻借几个。所以他哪里舍得花钱买药啊,每次身体实在熬不住的时候,就吃几副,稍微好转一点就不吃了。所以这些年他的身体不但没好,反而更差了。

到文方坤辍学的时候,爷爷几乎下不了炕。

文方坤将家里所有的钱凑起来,去县城里给爷爷买药,可惜他所有的钱只够买五副药的。这些年文方坤多多少少也读过一点医书,对那药方有点认识。他知道爷爷的身体至少需要连续服九副药,才能稳定下来,然后再服六副,才能慢慢的好转。若想恢复的很好,起码要一直服用三年左右的药才行。

这药方里面因为需要蛤蚧和藏红花,虽然量很微弱,价格却很贵了,一副药要三十元左右,剩下十一副药还需要三百多元。这对于现在的文方坤来说绝对是天文数字啊。

这些年为了供文方坤读书,周边凡是能借的,都已经借钱给他们了。尤其是云顶村净剩下一些老人了,基本上靠在外打工的子女偶尔寄点钱回来维持生活。

文方坤知道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实在是不能找云顶村的人借钱了。刘老师家的日子很苦,肯定没有闲钱的。文方坤想来想去,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厚在脸皮,去找高中班主任徐清香老师,文方坤想县城里面的人,条件总是比农村的好一些吧。

文方坤找到徐老师,很不好意思的跟她说了具体的情况。徐清香老师家境其实也很普通,虽然很为难,她还是帮了文方坤,徐清香找同事朋友东挪西凑的,借了四百元钱,这钱可以说是方坤爷爷的救命钱啊。

虽然只有四百元,文方坤拿在手里面,却感觉沉甸甸的,里面满含着徐老师的真情啊。文方坤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跟老师说感谢的话,他跟徐老师保证,一年之内一定将钱还给她。

徐清香老师叮嘱了文方坤一番,文方坤就急匆匆的离开徐老师家,看着文方坤的背影,徐老师很是伤感:多么好的一个学生啊,如果一直待在学校里面,一定能考个重点本科的,说不定能上清华北大,那将来肯定是个人物啊。现在却被现实逼的辍学了,年纪轻轻的,一没有学历,二没有技术,三没有关系,难道要继续做土里刨食的农民吗。徐清香老师真的很为自己这个优秀学生的前途担忧啊。

此时的文方坤却顾不得自己的前途,眼下最要紧的是爷爷的身体,他去药店抓好了药,就急匆匆的返回了家,为了将药效全部激发出来,他特意找了桑木烧火熬药。

熬药也是很讲究的,是个细活。文方坤不敢大意,每次熬药都小心的守着火。第一次熬三碗,喝一碗,然后再熬一次,还是三碗喝一碗,一共熬三次,这药就没有药效了。一副药吃一个星期。

这中药真是神奇啊。四副药之后,爷爷的病情基本上稳定了。他慢慢的可以下炕活动活动了。

等九副药都吃了之后,爷爷的身体恢复了许多。

这个时候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

眨眼就来到了年根。

因为经济的惨淡,爷俩也没有什么闲钱过年,但是年是要过的,文方坤去集市上买了福贴和门对。又买了两斤肉,家里大白菜多的是,这样就可以包几顿水饺,将这个年糊弄了过去。

过年的时候,云顶村稍微热闹一点,有些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带着老婆孩子,回来看望看望老人,有些混的好的则是将老人接到城里面过年。

过年的鞭炮声给天地增添了许多的喜庆。给每家每户都增添了喜庆。

幸好正月的头几天没有下雪,若是下雪的话,天梯就封住了,滑溜溜的,根本不敢走,云顶村就彻底的与世隔绝,孤立在云间了。

趁着没有下雪,大年初一,文方坤早早的起来,下山去了刘老师家,给她拜了个年,刘老师的对象早去外面拜年了,家里只有刘老师和孩子在,刘老师见文方坤过来,高兴的将他让进屋里面,吃糖和瓜子。文方坤和刘老师聊了一会,刘老师想留文方坤吃午饭,文方坤觉得正月初一,不好留下,于是就推辞了一番,然后回了家。徐老师家在县城里面,太远了,过不去,只能在心里面给敬爱的徐老师拜个年。

云顶村的土地很肥沃,特别长庄稼,所以文方坤家虽然经济不行,吃的粮食还是很多,面粉白菜多的是。文方坤回家热了热除夕夜的饺子,爷孙两个开心的吃了起来。

文方坤自打辍学回家之后,每天早上都给云顶村每户挑一担水,一天三十七担,风雨无阻。

初一,初二休息了两天,初三开始,文方坤继续给每户挑水。

中医的力量是神奇的,伟大的。将最后六副药吃了之后,爷爷的身体大好了。没有了原来的病态。算算时间,过去快半年了。爷爷的身体总算是恢复了过来,这样文方坤就放心了。爷爷是他唯一的亲人了,若爷爷再离他而去,文方坤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