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穿到古代扶贫种田 第11章 俞氏的忧心

自第二日起,许萱芷便带着竹兰竹菊竹绿竹翠四个小丫鬟,跟在李嬷嬷身后,认真学了两日大宣朝的掌家理事规矩。

其间,她翻了好些本许府存着的旧账本,也就大致明白了该怎么个处事法。

当然了,她能这么快上手的原因,除了她前世接受过继承人的训练以外,主要还是因为许家根基浅底子薄。

究根结底,许家的所有产业不过就只有京中的五个小铺子,和京郊的三个小庄子,实在没有太多的事儿可忙乎。

等李嬷嬷夜里到俞氏身边伺候的时候,两人谈起许萱芷学掌家的事儿,李嬷嬷忍不住露出一脸的感慨,其间又带些引以为傲的自豪感。

李嬷嬷:"

小姐聪慧琉秀,不止长得端端的好,那些账本她还一看就通。府里的事儿,除了一开始我还提点她两句,第二日起她就能自己处置得有模有样的了。要我说,京里的这些闺秀,怕也没几个有我们许家的姑娘这般出众的。"

俞氏:"

妈妈这是看着自家的孩子,怎么看怎么顺眼吧。"

身体逐渐恢复的俞氏,哪里看不出来这个跟了她大半辈子的奶娘,其实是拿她家女儿当自己的亲孙女一样疼着呢。

李嬷嬷:"

夫人可不兴这般说法,自己家的孩子有了出息,那可不该高兴高兴吗?"

李嬷嬷面上皆是笑意,一点儿也不觉得夸自家小姐有什么不好。

俞氏:"

芷儿聪明能干,我自然是高兴的,只是……"

俞氏叹了口气,又愁上心头,

俞氏:"

眼看着就要到芷儿相看人家的年纪了,却得随着我和老爷去那穷山县上任,也不知何时方能回京,这相看总不能给她相在山里吧?"

李嬷嬷:"

夫人呐,依我看你也不用那般心急,小姐这才十二还不到十三岁呢,你和老爷就是多留她几年也没什么不合适。"

李嬷嬷挖空心思安慰道,

李嬷嬷:"

再说了,这姻缘是天注定的事,说不得去了那里,小姐兴许会遇上一份好姻缘呢。一切啊,还得看老天爷的安排……"

这话也不过是寻常拿来安慰人的,俞氏哪里听不出来,只得叹了气道:

俞氏:"

穷山僻野的,听说连个像样的地儿都没有,那等去处能有什么好姻缘呢?我芷儿总不能嫁给个山里汉吧?"

李嬷嬷:"

再山的地方也不会只有山里汉啊,夫人只需想想我们府里,人生苦长,谁又能没有个波折的时候?你看老爷这么大的榜眼,不也要去那山里暂呆几年吗?可等老爷升上去,一家子不就出来了?谁又能说得准就那地儿就没有像老爷这般的人儿了?"

俞氏:"

我虽知这是妈妈你在安慰我,但也希望老爷能早日升上去,把一家子带出那穷山僻野之地,可别在那山里头呆太久才好……"

俞氏想到自家夫君那性子,不由得又叹了一口气。

单靠那眼里只有书的呆性子,她只觉得心中是一点底儿都没有的。

都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人都是几十年的老性子了,总不能去了一趟山里就能变个样儿出来吧?

芷兰苑里的许萱芷可不知道自家老娘和李嬷嬷在感叹些什么,两天里就弄清楚家中财务状况的她,正找到她爹,问他赴任日期在何时呢。

顶上那位既然已经下了令,她爹被贬这事儿就是板上钉钉的了,他们就算是想耍赖也赖不掉,这京城他们一家子是注定得离开了。

至于日后还能不能再回来,一切都还说不准。

虽说自打许志新接了贬任文书之后,许府上下就开始忙着打包行李了。

但因为许萱芷和俞氏先后病倒了,出行的准备其实并没有做得多好。

许志新看到女儿一过来就问了这个,心里也明确知道女儿临时接掌了家中的事务,这是在担心出行一事呢,便细细地与她分说:

许志新:"

按吏部的说法,为父最迟二月初要出京。加之任地较远,五月以前为父就该抵达任地,接手地方事务了。"

许萱芷:"

爹爹这一说,女儿心里就有数了。"

许萱芷点点头,转而问道,

许萱芷:"

不过,女儿想了解一下爹爹要赴任的地方,不知爹爹可否借一些文献典籍与我翻看两日?"

聪明人一向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他们一家子既然要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重新生活,那事先多作了解是完全有必要的。

许志新一向疼爱子女,虽不知女儿怎地突然对一个穷山县感兴趣,但也没拦着她不让看。

许志新:"

“你若想看,那便看看吧。”"

说着,他亲自在书架上给她翻出来两三本地理志和民间读本,便让她带回芷兰苑去了。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