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圣因棒杀白骨精心存怨蒂。加上唐三藏不能原谅大圣滥杀无辜,任他万般解释也不能改变心意,偏要赶走他。本指望八戒能说些好话,可这呆子被悟空压制已久,心思自己当年也是天庭掌管十万水兵的天蓬元帅,也有三十六般变化和手段,怎奈悟空在时,自持神通广大能降妖除魔,对他呼来喝去。心思早已不满,故在一旁又一番添油加醋,便串纵师父谴走悟空,好让自己能有表现的机会,一时间三藏铁了心写下休书。
悟空觉得已无改变三藏心意可能,就是再不舍也无法了,加上白骨精的死令他无法释怀,索性一咬牙,再三嘱托沙僧和八戒,用心照料师父。便去了南海蓬莱观世音处。
再说这日观世音菩萨正在莲花宝座上打座参禅,忽觉眉目一跳,心想恐有事发生,遂掐指一算。便知前因后果明白了一切,心中有了打算。这时童子来报,说大圣前来。便头也不转闭眼道。
“悟空,你不保唐三藏西去取经,来我处作甚。是不是遇到什么不顺的事情,被师父赶了出来,到我这里来需求帮助的吧?”
悟空见到菩萨连忙合什作揖。“菩萨真是料事如神,知道弟子有难,还望能给与弟子明白。那白骨精是怎生回事?我老孙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里,发生何等之事?若如此不明不白,老孙实在无心西去。”
观世音听到这里,微微睁开法眼,看了看悟空。说道:“你师父赶你一事,改日我自当与你做主。然白骨精与你一事,事关天机,天机不可泄露。你还是不要问了。”
“菩萨,什么天机不天机,泄露不泄露的,又不是菩萨主动告诉的,是俺老孙我问你答。算不得泄露,这样不违天庭规律。再者心中有恙,叫俺怎能安心护送那和尚西天取经。要不还是您收回法喻,找别人护送吧,俺回花果山做大王自在爽快去。”大圣此刻已知观音明了个中原委。急切的想让菩萨说出来。便耍起了无赖。
“悟空,你这泼皮,耍赖到我这来了,好吧,既然你这么说了。我再不告诉你。也恐难叫你心服。”望着悟空一脸的诚恳,满含期待的眼神,观世音有些心软。“此话很长了,待我重头细细说与你听”菩萨眉目紧闭,恍如陷入长长的回忆当中。
“那是八百年前,王母娘娘的三女儿,玉帝的亲妹妹,三圣母年轻貌美,德才兼备。引的众仙家仰慕追求,特别是天山的昆仑神君,整日围着三圣母大献殷勤。而三圣母只羡鸳鸯不羡仙,不堪昆仑神君的纠缠,带着她的贴身侍女小白,私下凡尘与人间刘生结成连理,并生下一个男孩沉香。昆仑神君得知后,恼羞成怒状告王母。因仙人有别,多次规劝三圣母不肯妥协,最终只得将三圣母压在华山之下。然而昆仑神君还不肯善罢甘休,无耻的要让小白做他的妻子,如若不从就禀明王母打入凡间受尽轮回之苦。可伶的小白虽说无依无靠,可也看不惯昆仑神君的心狠手辣,骄横无理。宁死不从。因三神母的影响对人间无比羡慕,宁愿受轮回之苦换回自由之身。”观音说到这时顿了顿,眉梢挂着一丝悲悯。
大圣一脸焦急,催促道:“后来呢?后来怎样了?那个叫什么昆仑神君的瘟神,贼厮,怎生得如此可恶。倘若俺老孙在,定打得他满地找牙。。。还有那小白又怎样了,她入凡间了么?菩萨,一句话你讲一半,要急煞老孙了,快说与我听后来的事。”
“别急,别急,悟空。后来小白投胎凡间白姓人家,名唤白晓燕,生的眉清目秀,齿白唇红。但因从小体弱,遂被父母女扮男装送到道观养身修体,改名白英台。悟空,这后面的事可都与你有关了。”
“菩萨说笑了,我与那白晓燕有甚瓜葛,我与她从未相见过,怎的与我有关系了?”悟空赶紧义正言辞撇清关系。
观音菩萨微微苦笑:“本是与你无关,但你知晓白晓燕在哪修道养身吗?”
悟空急道:“菩萨,你就赶紧告诉老孙吧,莫要猜哑谜了”悟空此刻已隐隐觉察事件皮毛了。只是不敢 妄下结论。
“唉,冤孽啊。”菩萨叹了口气,接着说道,“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老祖处。她性习纯良,安心修道,本可平稳一生,却不成想你这泼猴一日也来学道。你可记得那日给你引见菩提老祖的道童吗?”
“记得,记得,难道他就是女扮男装的白晓燕不成”。悟空开始有些无措,难怪当初第一眼就觉得,小道童长的如此白皙灵秀。原来是个女孩儿身。
菩萨接着道:“这个道童,也就是白英台,也不知为何对你这猴头暗生情愫,以后处处照顾维护着你。而你之所以能那么快学到老祖的本领,也是她在暗中一直帮着你,只是你当时一心学法,没有留意罢了。就这样你们也相安无事共处了五六年,到了十六年纪便被父母接回。只是她已被你搅得心神俱乱,一颗真心全在你身上,无意婚配,只盼能与你相见。”
“唉,冤孽,冤孽啊。白晓燕的噩梦开始了”话到这里,菩萨也不禁伤感起来。
这厢悟空也浑浑噩噩地听着,张大了一张猴嘴,眼睛直勾勾盯着观音。“菩萨,接下来如何?白晓燕遭了什么罪?”
“你道如何,原来的昆仑神君得知小白在人间过的挺好。人也长得精彩倾城,便贼心不死,妄图强占为妾。可白晓燕早心有所属,决不答应。”听到这里。悟空已牙关咬的吱吱作响。
“这可恶的贼鸟厮,真是不要脸,气煞死我了。”悟空插话怒骂。
“可恨的还在后头,昆仑看实在得不到白晓燕,便在一个深夜施魔咒一把火将他一家活活烧死。”
“可恨!”得知白晓燕已死,悟空此时已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忽的跳了起来,目露凶光,猴毛倒竖,“俺定要打杀了他!”便一把就跑。
“站住,休要急躁,”只见观音顺手从净瓶中取出柳枝,轻轻向悟空挥去,几滴甘露洒在悟空头上,便使悟空犹如暴雨灭火,心静了许多。
“你这猴头,凡事淡定,你这火爆脾气遇事无用,你且听我说完。”这个大圣别看他天不怕地不怕,可还真就服观世音,此刻被甘露淋过,狠火平息,便又老老实实安稳坐将下来。
观音平静的接着道“此间年月,三圣母已被沉香斧劈华山救出,念及小白旧情,便匆匆赶往人间与之相见。可谁成想,小白已变成一堆白骨。三圣母恨极昆仑神君的恶行,怎奈自己刚出囹圄,法力散失。无力与恶贼抗衡。便用自己的定神珠封住小白的元神,把她安置在自己身边慢慢修炼,期待她早日恢复肉身。”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听着,听着,好个桀骜不驯的大圣也热泪滚滚,为这苦命的痴情女子伤感不已。
“后来通过定神珠的法力和修行,小白已能初现人形了,可又赶上你这泼猴大闹天庭,被压五行山,小白又甘冒万难去救你,但她法力太弱,根本无法越过佛祖的压山箴帖。她为了替你偿还孽债,能让你早脱苦难,便开始独自一人来到深山中素苦修行。”
“不要说了,不要再说了,”悟空紧捂双耳,痛苦万分。
他已然明了后面发生的事,是自己糊涂,莽撞,他为自己的行为痛悔不已,一个劲的骂道“孙悟空啊。孙悟空,你不能保护一位深爱自己的人,徒学一身法力有什么用,你空有一双火眼金睛却不能明辨是非。你亲手打死了苦等你五百年的女子,毁灭了心甘用生命维护你的痴情人。。。。。”
想到这里,悟空觉得有愧白晓燕的真心,往日学道的景象历历在目,白晓燕给自己洗衣,吃饭时总往自己碗里添菜,就连师父责罚时还悄悄往自己屁股后面加块棉布。。。。俺老孙为何这般痴傻,竟看不出白英台就是白晓燕,一个活脱脱的女子呢?还时不时的欺负她,对她恶作剧,听课时拿掉她的蒲团,睡觉抱走她的被服,往她衣领里塞虫子。。。。孙悟空啊,孙悟空,你怎么这般混账呢?还不如去阴曹地府找她去。思罢,一跃而起,一头撞向身旁的太湖石,顿时石碎灰灭,大圣却毫发无恙,原来是他早已金钢铁骨,想死也是不易。
看到大圣这般悲痛,观音菩萨也已感到难过。这猴子天生地养,无父无母,难得有如此痴情女子待她,心境也沉重起来。
道:“悟空,如今你已知缘由,凡事自有定数,强求不得,佛法有云,万般无相无空,你又何苦折磨自己,若白晓燕泉下有知,怎忍心轮回呢?白晓燕心甘用性命成全你的仁义孝道,你可千万别辜负她的一片苦心啊!”
悟空凄凄的道:“多谢菩萨指点,弟子开窍了,从今往后弟子自当忠心保护唐僧西去,争当早日取经归来。寻那天杀的昆仑神君,替晓燕讨还这血海冤仇。”这时大圣的眼珠又有凶光闪现。
观音菩萨听大圣已不再称白晓燕,转而直呼晓燕,感到这猴子已然接受了事实。对白晓燕已由愧疚转为怜爱。便接着安慰:“悟空,此番用心护佐唐僧,早取真经,他日回还我定当与你做主讨还公道。”
“那多谢菩萨了。然弟子还有一事相求,望菩萨成全。”大圣道。
观音道:“你说吧,有什么事尽管说,只要我能办到的无不答应。”
大圣戚戚说道:“请菩萨移驾,帮我去给晓燕收拾一下,寻一个好去处葬了,此番我见不得她。”
观音明白悟空心意,知他不敢面对白晓燕的尸身,就连收尸也只说成收拾,足见其真心。便连忙答道:“这是自然,你不必费神安心去吧,我即刻动身,替你妥善行事。”
悟空道:“那有劳了,弟子告辞。俺老孙去也!”言毕,一个筋斗去了。
见悟空去了,观音菩萨也连忙驾起五色祥云,直奔白晓燕丧身处。
一刻功夫,菩萨便已到了。
山风萧萧愁云撩,枯木瑟瑟零叶飘,乌雀声声泣血啼,秋雨滴滴似泪浇。
白晓燕一袭白衣,安静的躺在冰冷的岩石上,嘴角粘着血,眉梢却藏着笑,任风儿拉起长发轻轻摇,那份闲静,犹如甜梦在萦绕。款款落叶,点点飞花,若看不透的凡世红尘。淡淡倦意,颗颗殷血,似倾诉不完的哀怨情仇。
观音降下云头,收起法力。默默的看着,她分明看出了白晓燕的忧伤和满足。可伶的人儿还没来得及分享男女的情意,便已枯竭在朝思暮想的爱人手里,她是那样的不甘,也是这般的欣慰。菩萨缓缓俯下身体,准备拂去粘在白晓燕身上的落叶,轻手擦去白晓燕嘴角的血迹。
可猛然间,菩萨的手若针刺般一抖,白晓燕的躯体似尚有余温,难道?难道她还元神未灭。这怎么可能?悟空的金箍棒乃上古神器,碰着即死,擦着即伤。观音赶紧掐指一算。
原来如此,白晓燕身上藏有三圣母给的定神珠,加之是白晓燕自己撞向金箍棒的,悟空没有使用手段,故而她尚存半分魂魄,这也是天意使然,观音不禁微微颔首。便急忙撒了几滴净水在她身上,先护住半分魂魄,待去和三圣母商议,再做处置。想到这里,便一把抱起白晓燕腾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