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未名湖传奇 第十四章 小倩的演奏专场1

接下来就进入反复的排练准备期。

简宁果然开始隔三岔五找她。

在图书馆门口,她接到他的电话。

“小倩吗?方便的话我们确认一下你的独奏曲目……”

她能说不方便么?

于是他和她在图书馆见面了。

在教室,课间休息时她接到他的电话。

“我们需要安排一下单独排练的时间……你在哪个教室上课?文史楼?正好我在我们院里,这么近,我找你去……”

谁不知道管理学院和文史楼很近?

于是他和她在教学楼见面了。

在文体中心大家排练结束之后,他直接叫住她。

“今天我们还有一次单独排练……”

乐队每个成员都知道,专场演出前有指挥陪着雕琢每一支曲子的重要性……

于是又多了一次私下的接触……

而每一次,简宁都有非找她不可的理由:

要么是要一起核对时间表,要么是必须单独商量小提琴专场的细节,要么是她排练曲目的时候他来给她做指挥。

所以小倩不能拒绝。而且她似乎也没有必要拒绝。

简宁每次找她,都是就事论事,几乎不涉及其他,更谈不上闲聊。

即使每次她不需要尴尬,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他们之间的接触都没有任何暧昧可言,以她的标准来看,更没有丝毫值得八卦之处。

他说话没有丝毫异样,总是那么温和、平稳和镇定。

他的笑容简单纯粹,

有一天下午,简宁给小倩打电话,需要两人一起白纸黑字地在某些曲目上标记号。小倩正好在宿舍在下载一个软件,她回复问他能否来她宿舍。

简宁很快到了小倩的宿舍楼,小倩来接他。两人上楼梯,小倩在前,简宁在后,他看着小倩窄窄的肩膀,长长的腿,不由心猿意马浮想联翩.....

进了宿舍,其他人都不在。小倩宿舍小小的,如同他的宿舍一样的小,小倩住的是下铺,干干净净,床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

小倩说,“简宁坐,自己随便坐。你等我一下,我下载完这个咱们再开始好吗?”

坐在书桌前,简宁再细细地打量整个房间,房间布置得不错,典型的女生宿舍布置。小倩书桌上方挂一副水墨山水,远处是山川河流,近景疏影横斜是梅花。书桌上一个小小镜框,是小倩自己的照片,穿着一件大橙色体恤和绿色迷彩军裤,看起来很健康,大概是军训 的时候的照片。书架上放着她的专业书籍,其中有几本电影权威书籍。有一本《认识电影》,简宁也在西单书店买过一部。

有时排练结束后,他们又自行散步。

简宁刚来北大喜欢一个人独自在校园里到处逛,他总觉得京大有些景致和北大盛名有些不符。

从京大南门进入,高大的槐树浓密成荫,下面扯了很多条幅,总感觉有些压抑。而且大道两旁太多纷乱的灌木丛,点缀着些许的花草,要命的是多年失修的水泥筑起花台,脏而破.最最要命的是南门正上方悬挂巨大的黄色的机动车辆警示牌,我纳闷了,那些审美和趣味甚高的京大师生竟然能视若无睹。

简宁想,如果我是京大校长,我会重新绿化,走在大道上,既能感受绿树的清凉,又能享受到阳光的普照.一除原来的残破气息,至于标语就不要挂了,中国是个标语大国,口号大国,是弊病,太形式主义,京大要率先开风气之先.还有大道西边的围墙拆除,或者,重新建设。

京大不像清华那样盛气凌人地以威武的姿势傲居一方,没有任何障碍敢阻遏他。而京大四处受牵制,完全湮没于鳞次栉比的建筑之中。简宁觉得作为北大校长,应该竭力申请把周围的建筑统统划为京大的资源特别是东面的建筑该推的推倒,围一个围墙,作上花墙,让行人看到里面美丽的景观。南门不动,也不一定非要建地那么威武雄壮,京大要得的就是一种低调的张扬。可是正对南门的建筑要清理,让北大面朝大海(是大河)。

现在是简宁和小倩一起散步。他们彼此越来越能适应对方。

开始他们两人隔着一定的距离,渐渐地简宁便自然而然地、仿佛理所当然似的开始和小倩并肩走路了。简宁想小倩大概已经把他看作她的朋友了。能和这么一个美丽的女孩走在一块儿,真让人感觉无比的自豪。

简宁和小倩来到静园。简宁特别喜欢静园那块草地,那是唯一一个对行人开放的草坪,很多动人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里面开启了小路,种上了小树,北面是烈士碑,周围铺了石地板.

简宁说:“如果我是京大校长,我就把所有的小路种上青草,把中央的树砍掉,烈士碑和园子连接为一个整体,石板卸除一律青草,把北面厚重竹丛也砍掉,种上稀疏的植物,这样整个景物隔而未隔。”

“咱们的邻居水木清华那片的草坪就很好。”小倩说。

“我初中校园里有一片宽阔的草坪,中间一条大道破开,两边各立着一道参天巨树,冬天如果想晒太阳可以躺在平整的草地上;夏天如果是想凉快可以躲在树荫下......”

“你初中是哪个学校?”小倩问。

“明光中学。”

“明光!”小倩若有所思,“那个学校我去过,校园很漂亮,听说很多校园题材的影视剧喜欢在那里拍,是这样吗?”

“是啊,学校宣传栏里一直展示着很多剧组的照片呢。”

“我在那里见过高圆圆的照片。”

“你怎么想起来去那里?你也是去看某个明星拍戏吗?”

“我是跟一个同学去的,他在那里上过学。”

“哦。”简宁若有所思。

二人在未名湖散步,后来他们就到了西门餐。

简宁说不上这店有什么好,只是每次想出去吃饭,都会不约而同地走到这里。缓缓坐下,喝着啤酒,谈天说地,一切都那么心照不宣,自然而然。

店里一边放周杰伦的《发如雪》,一边央视的新闻: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主楼的两座塔楼双向内倾斜6度,在163米以上由“l”形悬臂结构连为一体,建筑外表面的玻璃幕墙由强烈的不规则几何图案组成,造型独特、结构新颖、高新技术含量大,在国内外均属“高、难、精、尖”的特大型项目。

小倩跟着音乐附和唱《发如雪》。

“你为何喜欢周杰伦?”简宁问小倩。

“就是喜欢啊。哪有为什么?你喜欢他吗?”小倩反问。

“不太喜欢,我很晚才接触流行音乐。”

“你听惯了古典音乐,再接触流行的可能有点不习惯。”

“我最早接触的流行音乐是beyond的歌。”

“哦!”小倩似乎有所触动。

“其实我接触beyond很晚。”简宁有些羞愧。对他来说,过去那些岁月,他是一个轻狂气傲的少年,对所谓流行音乐嗤之以鼻,这也让他错过很多经典的歌曲。

“那次我第一次听beyond的专辑,知道了那首《情人》。”

简宁第一次向小倩打开心扉,说起一些过往......

中学时期,简宁的世界里只有古典音乐。可是在这个寒冷的冬夜,忽然听到这么一首简单动人的歌曲,不知道是被里面那个明朗醇厚的男声感动,还是被那个声音感染,抑或是被歌词里所唱的别人的故事、或者是自己直接的经历所触动……尽管一向自觉颇为理智,到底忍不住霎时之间心思如潮,一个人在黑暗中泪流满面。

那段时间,他彻底迷上了黄家驹及他的beyond乐队。

从那以后,简宁开始听电台的音乐节目。

那时他听了一些老歌:罗大佑《光阴的故事》是关乎童年记忆的,现实无论怎样美好与不堪,变成记忆才有了不同的诗意的色彩让人流连,于是就更加莫名的伤感,流泪就成了伤感到及至的涌决口。

《恋曲1990》忧伤而温情的旋律让他心倾神摇到浑身虚弱无力不能自己,眼睛是温热的。

潘安邦《外婆的澎湖湾》这首经典老歌他想起自己的外婆。

后来他听到许巍,许巍的每首歌都可作为一个爱情故事电影的主题曲或背景曲。不管结局多么的悲喜都有淡淡的伤感在里面。

简宁回到宿舍,在宿舍外头就听见里间动静不自然,他轻手轻脚用钥匙试着开门锁,居然没有反锁。

只见李烈和汪雨两个正颠鸾倒凤......

简宁目瞪口呆,悄悄关了门,转身而逃。

晚上简宁躺在床上,翻出张cd放着,把音量开得很大。忘了是什么时候买的了,里面有他最喜欢的小提琴作品。

李烈他们都入睡了。简宁就那么百无聊赖地躺着,他想起李烈和汪雨的画面。他想象李烈就是他自己,汪雨变成了小倩......简宁的手有些“不在位置上”了。他很少很少做这件事,他对那种快感没有强烈的需求。

当乐曲的高潮迭起正一再穿透着他的耳膜时,他从没有呼吸的状态中解放了出来,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象散架了一样躺在床上。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