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我爷爷是创世神 默认卷 第十三章 异唐异风

这药铺面积不小,一面墙是盛药的木格,其他两面都是售卖成药汤剂的玻璃柜台,姜林在柜台前驻足观看。

都是些平时听说过的,什么六味地黄,白药之类的。再逛到另一边,只见都是精品药材。

这些东西以前也是见过的,比如一尺长的老山参,以前见了都会开句玩笑“这白菜根挺长的”,现在再来看时,却觉得都是宝贝。

还有装在锦盒里的大灵芝,那个头着实不小。

再一看下面的标价,其实也并不太贵,都没有超过十万的。

等回头在李仁店里找找有没有百年老参,买一根过来给他们见见,啥叫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

时间不长,老头已经抓好了药,招呼姜林回去。

一共六种药材,共三斤,东西倒不重,就是体积比较大,装了一大包。姜林用手机找码付了钱,接过药包直接往背包里塞。

“哎,你可慢点,自己挤碎了可别回来找我。”老头提醒道。

“没事,出了这门不找后账。”姜林笑着说,“对了大爷,你这有钙粉吗?”

“有,机器精磨的,你要多少?半斤够吗?”

“先来五斤吧?”

老头这次真的是吐槽无力了,普通人买钙粉也就半斤,最多一斤,这可倒好,张嘴就五斤,当是买大米吗?

也懒得废话,直接从柜台后边捧出来一个大铝罐,沉着脸说道:“新到的货,原包装就是五斤的,你确定要吗?”

“当然要。对了,你这有名片不,下次我买的多,能电话订货送上门吗?”

“不是,你到底是干什么的?大厂来采购也没有你这样的啊,逗我呢吧?”

“小厂而已,要不了多少,这不是嫌麻烦吗?”

“满一千块钱或者超过五十斤,才给送货。太远的不给送啊,你厂址在哪里?”老头扯出一张名片给姜林。

“不远不远,不到十公里。”姜林说道。

“十公里还不远啊,都跨两个区了。你自己开车过来取不行吗?”老头的脸有点黑。

“我就一自行车,你让我自己骑车过来取五十斤的东西?大爷,你心疼我一点行不?”姜林可怜的说。

“你骑车十公里过来买药?你们什么厂子啊,自己买个车不行吗?”

姜林一想,要不就买辆车,这天天骑自行车有时候也真是怪不方便的。

“行,我跟我们领导提一提这事。那什么,我要是电话定的超过你说的话,能送货吧?”

“看你订货多少再说吧。”

“行,那这次先这样,名片我收下了,回头咱再联系。”

姜林付了钱,抱着铝罐子出门,身后的抓药老头一直目送他离开,旁边走过来一位中年人,问道:“师傅,您该回去了。”

“我刚出来玩一会儿,又来催我!”老头甩了甩下巴。

“师傅,二师伯他们都等着您呢。没有您,他们没有主心骨了。”中年人恭敬道。

“不就是打麻将三缺一吗,跟催命似的,唉。”老头将小秤交给身旁的人,背着手噘着嘴走了。

姜林出了门,夹着铝罐子朝店后面的小巷子走去,不到五秒钟再出来,已经是两手空空,连背上的背包都收进了魂域。

骑上自行车,一路风驰电掣的走了。

路边一辆黑色的老式红旗轿车,车窗缓缓摇下一道缝隙,露出了抓药老头的一双疑惑的眼睛。

“他的背包和罐子哪去了?难道是有别人来接他,没看到他跟别人说话呀!”老头纳闷的自语道。

“怎么了师傅?”中年人发动车子,同时问道。

“就是看到一个奇怪的小子,没事,走吧。”

姜林来到小区门口,找了家小店吃了一碗加量加料的羊杂面,心满意足的回到别墅。

看见隔壁的那宝马车刚发动,似乎要出门,姜林单手推着车,另一只手剃着牙慢慢走过来。

刚起步的宝马车立刻停了下来,大胖子坐在驾驶位,脚踩着刹车,眼睛盯着姜林的身影一直进了别墅大门才松开。

“晦气,又碰到他了。我得赶紧把这房子卖了,可不能再留手里了。前阵子有人说要买,我还想晾他几天看看能不能涨价,现在看来,还是赶紧出手比较好。”

大胖子嘴里盘算着,开车远去。

姜林进了别墅,锁好门,换上大唐服色,走进地下室,穿越而去。

回到自家小院,也正是晌午,推开门伸了个懒腰,踱着步子来到前屋。

只见王三王四哥俩正在空地上对拳,虽然拳拳生猛带风,但是却全无套路可言,看得姜林直摇头,这跟夜市里酒鬼掐架差不了多少,都是王八拳祖师交出来的。

吴妈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缝着一只红色小鞋子。

“吴妈。”姜林轻唤了一声。

吴妈听到立刻站起来行礼:“少爷起来了,用过饭了吗?”

王三王四也赶紧停下来,走到跟前行礼问安。

“嗯,吃过了,上午出了个门,自己吃了些。”姜林扯谎道,“王三,你们俩刚才练得什么拳?”

“回少爷话,不是什么拳,就是,胡乱打的。”王三却生生的回道。

“嗯,我这宅子里也没什么旁的事情,你们做些自己的事情也是可以的,不用怕。”姜林伸手过去拍了拍王三的肩头,硬邦邦的十分结实,王四稍微瘦小一点,“回头我请个武师回来,教教你俩,以后跟我出门也好保护我呀。”

“少爷,使不得呀。小的们都是贱民,唐律上不许我们练武的。”王三哥俩立刻惶恐的跪下。

“还有这个说法吗?我对唐律不是很熟,这样吧,你俩一会上街帮我买几本书回来,我想看一下。”

“少爷要看哪种书?”王三问。

“嗯,唐律如果有的话来一本吧,还有介绍咱们大唐风貌风俗的,周边诸国游记之类也买几本。”姜林想了想,要深入的了解这个世界着实不易,但是看个大概总是可以的。

“少爷,小的马上去办。”

“吴妈,这是给闺女缝的?”姜林转头问吴妈。

“是的,少爷。”吴妈不解其意,语气有些惧怕,把手里的鞋子往身后藏了藏。

“没事的,我不是说了吗,咱家事儿少,你们闲着的时候做些自己的活,我不会管的。”又对王四说,“你哥去给我买书,你跟我上街溜溜。”

“是,少爷。”王四的身材比哥哥矮小一些,但是却更加机灵乖巧。

出了门,哥俩便分头行动,王四问:“少爷想去哪里,小的帮您引路?”

“就在这几条大街转转吧,来了这几天了,还没有逛过呢。”

“是,少爷这边走,咱们先去东街转转吧,那里五行八作云集,热闹颇多的。”

王四的嘴皮子很溜,一路走一路讲,姜林也听了个清楚明白。

青谷镇格局分为东西南北四大主街环绕,又有中街一条贯穿南北城门。

西街又称净街,是类似于富人区的地方,多是大户人家的宅邸府苑所在,少有商户,环境分外僻静,当得起一个“净”字。

南街又称药街,也就是药铺集中的地方,所说的丹市也在其中。

北街由于临近青谷镇北门,起到拱卫城戍的作用,所以左右各有两处衙门机关,一是捕快房,一是镇军内营。所以北街又称武街或者军街。

东街上最是繁杂,各种餐馆酒肆青楼杂集,被称为杂街,正是三教九流混迹之处。

中街贯穿南北,其上都是大店大铺,最是繁华,青谷镇上真正的巨商大贾都在此街设有商号店面,其中包括镇上最大的酒楼引仙楼。

王四带姜林来到东街,一是因为这里离得最近,二是因为这里的确够热闹。

午后阳光正盛,但是却丝毫没有影响人们的热情。

街上打把势卖艺的也是大有人在,白灰画圈摆下阵势,长枪短刀相互照应,引来行人不断叫好。

饭馆刚过饭口,大堂内便坐了说书先生讲起戏文评书,吸引客流进店,大热的天能卖上几壶茶水糖块也是不错的生意。

姜林走的累了,王四挑了一家茶馆,安排位置,端茶倒水,伺候的十分周到。

店中客人不少,正中一张桌案旁坐着一位花发老者,正在口若悬河的讲着故事。

姜林喝了两口茶,吃着糖块点心,细心听了一会儿,心头便充满了惊异。

原因无他,这先生讲的故事名叫《秦传》!

秦始皇的故事,在姜林的家乡那是家喻户晓的,不管是杜撰的电视剧也好,还是正史的讲坛也罢,无外乎统一六国二世败家那点事儿。

但是这里的故事可就不一样了!

讲的是秦王统一六国之后,炼成了长生丹。在位五十余年,而现在讲的正是始皇陛下励精图治的故事。

姜林听在耳中,惊在心里,这历史走向也太奇幻了,这么重大的历史拐点竟然出现了偏差。难道是因为这个才导致两个世界的如此不同?

因为始皇炼成了丹,所以这个世界出现了真正的丹道和修炼!

后边的故事无非就是为始皇歌功颂德,姜林也没兴趣听了,将剩下的瓜子抓了一把便起身离开。

边吃边想,唐朝那时候葵花籽有传入中国吗?不过又一想,这个世界出现任何奇怪的事情都不足为奇了吧!

又在街上看了一会卖艺的,撒了些碎银子,受了卖艺人的千恩万谢。

走着走着,王四一指前面的一座三层小楼说:“少爷,那里便是有名的万花楼了。不过此时日间,是不开门的,要到傍晚时分才会开门迎客。”

姜林驻足观看,好气派的一座“红楼”!不错,就是红色的楼,朱漆的大门,朱红的灯笼,连楼上的窗棂格子都是漆成了红色。

“这,职业特征也太明显了吧!这是青楼?”

“是了少爷,正是青楼。”王四点头道。

“没兴趣,咱再去前面看看别的吧。”姜林迈步经过万花楼,歪着脑袋往里面看了一眼。

这万花楼不营业的时候,大门也是开着的,可以瞧见里面的景色。果然是亭台楼阁,花团锦簇,只不过现在只有两三名杂役在清扫打理,并未见传说中的姑娘身影。

“少爷若是有意,咱们晚上再来便是。”王四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意,好言提醒。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