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我爷爷是创世神 默认卷 第七章 初入青谷

将一应用品放置到楼上楼下的各房间,魂域里只剩大量食品饮水和需用到的工具。事情办的差不多了,下一步就是去那边逛逛了。

锁好了院门,顺手把院里的自行车推进屋里,收进魂域。

锁好房门车库,把窗帘全部拉上。

在卧室新床上好好睡了一觉。

第二天清晨,姜林来到通往地下室的门前,深吸一口气,心里想着开门,轻轻一推走了进去。

里面已经不是向下的楼梯,而是那间有着石桌的石室。

小油灯仍在倔强的燃烧着,姜林吃惊于是什么灯油能燃烧这么久,但是转念一想,此处本就已经无比奇幻了,区区一盏长明的油灯又有什么稀奇。

取出一只充电的led应急灯摆在石桌上,伸手掐灭了油灯,此时石室内的光亮就不再昏黄,犹如白昼。

推开通往木屋的门,外面也是天光大亮,显然两个世界的时间流速的是相同的,这里也是清晨。

木屋里依旧简陋,姜林在床边的木箱里找到了一套旧衣服,看款式有点像汉服,也不知道师傅把它放在这里多久了,可以看出当初是浆洗之后又整理好的,此时虽然陈旧却也干净。

这件衣服先不急着穿,收进魂域,姜林换上了迷彩服,手握工兵铲。

出了房门,来到屋后的新坟拜了拜:“师傅,我这就下山去了,等我找到城镇扎下脚跟,立刻派人来为您老人家修葺新坟。”

说完就朝着之前见过的灯火方向走去。

在林中行走,工兵铲的用处就极大了。这山上很少人来过,林木茂盛,需要自己开辟一条通路。

往往劈砍了半天,也走不出多远,姜林本想用剩下的风行丹直接从密林上飞过去,但是又想着这风行丹只剩黄豆粒大小,估计也就能飞个几十公里了,还是留着危机的时候保命用。

在穿过一片低矮灌木的时候,姜林发现灌木中所结的果实有些眼熟,立刻拿出药方对比,按图索骥,还有文字描述其性状,发现居然是一味药材。

这还能放过它吗?唰唰两下,砍了几枝果实最多的枝丫收进魂域,又向前行。

不多时,脚下一片金黄叶片的小草引起他的注意,一对照药方发现又是药材!

到底是这山上遍地是宝,还是说《千金丹方》所说的万物皆可入丹是真有其事?

本着见过就不能错过的想法,姜林仍然是将它收起,之后他就开始格外小心,在林中不断探索,确也收获不少,魂域内的货架上已经摆了不少植物药材。

行至中午,他已经觉得肚子里饥饿难耐了,林中行进的确格外的耗费体力。

本想使用备用的木门回地球那边弄点热乎的吃,不过又不想浪费时间,匆匆的用面包香肠就着矿泉水对付了一顿,最后在嘴里塞了半块巧克力,又继续赶路。

前行不久林中豁然开朗,竟有一片人工开垦出的空地,占地足有一个足球场大小。其中五色花开草木茂盛,竹架林立,架上藤蔓盘绕结满果实。

姜林上前查看,发现这些植物在药方上都一一可寻,显然这里是一处药园!

“你是何人?”一个苍老的声音问道。

姜林回头一看,只见不远处正有一老者手持药锄站立在园中,正神情戒备的看着自己。

姜林一见对方衣着,也是古装,和玄阳老道留下的旧衣款式类似,便也学着古装剧里的腔调说道:“老丈请了。我来这山中采药迷了路,寻到你处,见你这药园里药材甚多便进来看看。好奇之下冲撞了老人家,还望见谅。”

老者听后思索片刻说:“这里是赵家药园,你若真是迷路,就随我来。可莫要动什么歪心思,这药草动不得!”

说完老者转身向药园正中的一处茅舍走去。

姜林赶紧跟上,进了茅舍,老者盛了一碗水,在里面撒了些草木屑,递过来说:“喝了吧。这林中常有瘴气升腾,你行了许久没有遇到也是万幸。”

姜林看那草木屑在水中打了几个旋,散出一丝淡绿色,随即整碗水就充满了淡淡的药香。

“是暝茶吗?”姜林记得在药方里看过,所谓瞑茶,清耳目,去瘴邪。

“小哥眼明啊,如何称呼?”老者问道。

姜林喝了一口碗里的水,入口一股犹如薄荷般的清凉味道,顿时鼻清气朗,点了点头说:“小子姓姜,单名一个双木林,敢问老人家贵姓?”

“山野之人,贱命而已,哪敢称贵。小老姓单,名田。在这山中,替赵大官人看管药园。”

“单老伯!”姜林尊道,“老伯,这里是什么地方啊?”

“哦,你不是上山采药的吗,怎么连地方都不知道?你不是从青谷镇来的!”单老头疑惑的问。

“我,我从山上来。”姜林说。

“山上?哪座山?”老头追问。

姜林一指窗外的山头:“就那个,我从山顶下来的。”

老头抬头望去,看着山顶出神了一会儿,又问道:“姜小哥要去何处?”

“听老伯的话,这附近有个青谷镇吗,那我便去那里吧。”

“去青谷镇啊,那也不远了。你先歇息一会儿,然后出了这药园便有小路,顺着小路一直走便是下山的路,行不多远便有官道。若是快些,傍晚时分就能到了。”

“是吗,那我就不耽误时间了,我也不太累,这就出发吧。”姜林将碗里的水又喝了大半,起身告辞道。

“姜小哥这就要走了?”

“是啊,有点赶时间,这就告辞了,多谢单老伯的款待,日后有缘相见,必当厚报!”

说完就要出门,单老头又说道:“姜小哥到了青谷镇,还需小心行事。你初入此地,人生地也生,小老劝一句,莫要与赵家交好。”

姜林很是好奇,怎地你给老赵家看药园子,却劝我不要跟赵家来往?也没有多问,告了一声谢就离开了。

等他走出药园,单老头在屋前依门而立,嘴里喃喃道:“时隔这么久,山上又下来人了。算算这年份,也该是了吧。”

姜林自然没有听到这句话的,他现在正着急赶路,去那什么青谷镇。

通过跟单老头的接触,他也知道了这个世界是一个类似于中国古代的世界观,至少语言文化都没太大差异,沟通交流没有障碍。

出了药园,果然就有一条道路盘山向下,路上有车辙的痕迹却没有杂草,显然是经常有车马通过。

看来这赵家还会经常有车辆过来药园取药吧。这赵家势力挺大,能承包半个山头种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单老头似乎身在曹营心在汉似的,对赵家有这么大成见?

有路就好走了很多,比在树林里穿行要省事不少,姜林一看山中也没有旁人,就把工兵铲一收,取出了自行车。

要说这车,设计上越野性能是不错的,材料也好,行驶在土路上简直就是如鱼得水。

单老头说的半日行程,那是靠双脚去走,这自行车自然比走路快了数倍,所以才不过一个小时,姜林来到一处道路拐角的地方向下望去,已经可以看到山口外面那座规模不小的城镇了。

镇上街道清晰可见,横七竖八错落有致,城门一条宽阔的官道直通远处的平原,直到天边看不到为止,官道两旁又有土路分支,通向平原上的大片农田,一派繁荣景象。

镇子后边也有一条略显狭窄的道路通向山里,再俯瞰的时候发现和现在的土路相连,真的是离城不远了,路上也开始有些赶路的行人。

姜林想了一下,还是把自行车收起来,又取出师傅留下的旧衣服和药篓替换了迷彩服,在路边砍了一根粗树枝当拐杖,背起小药篓,一副采药的打扮,信步向下走去。

路上不断有行人相遇,见到姜林打扮,都会打个招呼,姜林也微笑还礼。又走了半个小时,就上了大路,不远处就是青谷镇的北门了。

说这青谷镇,北门冲着群山,南门冲着平原,似乎有一种固守山门的架势,把山谷出口堵得严严实实。

来到城门处,自有着甲的士兵把关,对过往平民倒没有过多盘查,姜林信步向里走去,卫兵见他备着药篓,里面堆了些新鲜的草药,便摆摆手放行了。

这安检力度不够啊!姜林在心里开了个玩笑,想起有一次去北京天安门广场,那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的安检仪,可谓是固若铁桶啊。

此时已经是下午,太阳向西,路上行人多是行色匆匆,古人没有电灯,照明都是靠着灯笼火把,所以作息都是跟着太阳走,一旦入夜,普通人家基本上很早就上床就寝了。

走在主街上,感受着古华夏的文化氛围,似乎这里并不是异界,而自己不过是穿越回到古代的一次文化体验之旅,一种玩乐之心涌上心头。

“大胆!”一声公鸭似的吆喝打断了他的思绪,只见前方不远,有一群人正围在一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吆喝声就是从人群里传出来的。

姜林紧走几步来到人群外面,仗着自己一米八十多的个子,视线越过众人头顶,直接就看到里面去了。

只见一位身着讲究的中年男人和几名穿着蓝色官衣的公差正在人群中,其中一名领头的官差正在里面讲话,而那公鸭嗓正是出自他口。

“我说你们这些不怕死的贱骨头,是哪个偷了李大官人的钱袋子,赶紧给我交出来,再受我十鞭子。说不定李大官人网开一面不予追究,老子就放过他这一回。”

说完他环顾四周,见大家都目瞪口呆的看着他,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趾高气扬的说道:“可如果,这个偷了钱袋子的家伙不出来,一会让老子抓到了,嘿嘿,说不得,老子就抓你进班,先打个一百皮鞭,皮开肉绽,不关个半年你是休想出来。都听明白没有?”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