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无限修仙 第四章 离家

(觉得本书怎么样呢?给个支持好吗?收藏一个?)

“父亲大人,您找孩儿什么事情?”钟韪恭声问道。这一日,钟韪刚走出家门,一个小厮便过来传讯,老爷找少爷,当下,钟韪跟着小厮来到钟浩的书房。钟浩虽然经商,但显然对书十分的看重,书房中书倒也不少。

“你先坐下,为父是有件事情要告诉你,成不成还得看你的心意。”钟浩笑着道,一张苍老的脸颊堆满笑容,甚是和蔼。

“父亲大人您说。”钟韪恭声道,好奇心被提了起来。

“我儿攻书也有数年,可曾有过考取功名的念头,今年我们兰陵国国主开恩科,不知道我儿可有想法?”钟浩笑着道。

“考取功名?做官?”钟韪吃了一惊,没想到钟浩说的事情是这样一件事,去考取功名吗?钟韪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想法,还记得东坡先生说过,“治学不求富,读书不求官,譬如饮不醉,陶然有余欢!”一直以来,钟韪也都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学习的,学而优则仕,这样的想法在钟韪那个时代已经很少有了,现代人更加的看中钱财,也就是经济,那么多的人读书,于千万人中博取那近乎鲤鱼跃龙门的机会,现代人不智之想法也!读书,也仅仅提升个人境界,更好的生存罢了。此时钟韪听到钟浩的话语,这才忆起自己现在所处的社会是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是这里的王道。

“怎么,我儿没有考取功名的想法?”钟浩见钟韪默然不语,问道。

“回父亲大人,孩儿不过是自忖学识过少,至今仅进学五年,恐怕力有未逮啊!”钟韪连忙编了个借口,解释道。

“我儿不必担心,我儿今年年仅十五,为父有怎能苛求我儿博得一介进士出身呢(注:这里的科举制度和中国古代相同,兔子就不多费笔墨了,也免得有凑字数的嫌疑)?先贤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行路比读书还要重要,我儿已经在家治学五年,也适当的出去走走了。”钟浩笑着说道。

钟韪一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父亲岂不是在叫自己出门走走,顿时,钟韪的心活络起来,自己一人研习《紫缘仙法》无果,为何不出去走走,也许能从一些人,一些事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呢?想到这里,钟韪脸上顿时流露出一丝喜意。

“这么说来我儿时愿意参加这次的科举了?”钟韪顿时大喜。这些年来,钟韪虽然没有到私塾中学习,但是钟韪的才华却让私塾里的先生推崇不已,认为钟韪年岁虽小,却有经天纬地之才。钟浩自诩这一生虽然置些田产,普施四方,但这些年来家境却是每况愈下,祖宗留下来的基业几乎被自己败个干净。百年以后,实在是无颜面对故去的先人,如果儿子能够求取一定的功名,不但光宗耀祖,钟浩自身也算是有所建树了。

“呃,是的,父亲!”钟韪迟疑了一下道。钟韪为可以出游而喜,却不想钟浩领会成为参加科举而喜,但见钟浩一脸的喜悦,苍老的容颜因为喜悦而变得红润起来,心中一阵不忍,当下只得顺着钟浩的心意说下去。作为二十一世界的青年,钟韪内心深处同样有着年轻人特有的叛逆心理,但刚才顺子的话,一路走来时看到得光景,却让钟韪心中阵阵颤动。老人为了自己付出了太多太多,钟韪实在不忍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令眼前两鬓已经斑白的老人失望,虽然他并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但是老人却是将自己当成是他的儿子。老人一片爱子之心,钟韪又怎么能硬下心肠拒绝呢?

“是的,孩儿也希望能够考取一定的功名,光宗耀祖!” 言必信,行必果!钟韪缓缓说道,脸上的神情郑重起来。

从钟浩的书房中走出来,钟韪感觉自己肩上沉甸甸的,从未曾想过负担什么?现代人的思想根深蒂固,十八岁方才成年,成年前一切都由父母代劳着,即便成年了后,生活不如意亦伸手向父母要,但是在这个社会,男子十四五岁就开始娶妻生子,年纪轻轻的就要担负起一大家子的责任来。在这个时候,钟韪分外的怀念现代社会的美好,怀念之余,对对曾经将一切都丢给父母的行为感到一丝愧疚。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也许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这句话 ,但是却毫无怨言的做着孺子牛的角色。

想到这里,钟韪心中做出一个决定,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决定,好好的对待自己的父母,尽最大能力满足父母的心愿,为人子,百事孝为先!莫待,子欲养而亲不待,悲之极矣!

三日后,钟府十里外长亭。

“爹娘,你们就不要送了,我一个人能够照顾好自己的。”钟韪柔声道。这一路走来,父母二人相伴相行,竟然送出十里之远,钟韪心中不免又生出一番感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父母的爱子之情又岂是一个尚未为人父母的孩童能明白的了呢?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拖沓了三天后,钟韪终于还是踏上了离家的道路。男儿志在四方,这些天来钟浩一直用这样的话语来安慰钟韪的母亲,无奈钟韪的母亲爱子心切,渴望儿子能够闯荡出一片天地的同时,又担忧儿子在外受人欺凌,是以,三日后,钟韪才准备好行李,准备启程!老妇人忧心儿子,更上演了一出十里送别的伤情剧。

钟韪慢慢走在孤独的古道上,心中更是感慨万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如今虽不是清秋,钟韪一人独行,却又一丝秋意!千里搭长亭,奈何离人终究是离人,千回万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人事不堪境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不知怎么的,钟韪忽然想起贺知章的这两首《回乡偶遇》来,心头一片感慨,也不知道自己何时能回到这一片养育自己的地方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钟韪长叹一声,最后凝视了家乡一眼,大步离去。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