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新时代高素质党员干部三十六种思维 十二 价值思维

价值思维,就是以创造价值作为决策依据和评价标准的思维方式。人类实现价值的过程,可以分为价值的认知和价值的实践两个过程,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价值观,就是对价值的认知,是人认清事物、辨别是非、作出取舍的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评判标准,进而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取向。因此,可以说,价值思维就是价值观的知行合一。新时代党员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用价值思维想问题、判是非、做工作,才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一)要使自己活得有价值,就要努力创造社会价值

歌德说过:“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价值就在于能为他人、社会带来有益的东西。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起多大作用。”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只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生命才有意义、有价值。人的价值不在于取得什么,而在于为社会贡献什么。俗话说,“人最为天下贵”。贵在何处?贵就贵在其能创造新世界、创造新价值、创造新生活。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水滴虽小,却可以组成大海;沙粒虽小,却可以组成宇宙;绿叶虽小,却可以组成森林。每个生命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其存在的特殊价值。正如李白所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当然,人的价值是以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评定的,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越大,就越有价值。党员干部的人生要获得更大价值,就要更加积极努力为党贡献、为民造福。莫为一身之谋,要有为民情怀。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力,担负着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责任,应当努力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为人民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给,永远比拿愉快。”党员干部的一生,不仅是实现个人理想、展现个人抱负的过程,更是为党和人民创造价值、奉献自我的过程,只有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价值,才是给自己人生的最好答卷,绝不能在其位不谋其政、占着位子不作为、拿着票子不奉献。人生不过百年,领导干部为政在岗的时间短暂,因此一定要珍惜岗位、珍惜平台、珍惜时光、珍惜机遇,为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向往多干事、干实事、干好事,做一个有益于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一个人想求取政治上的进步、职务上的提升,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有些人简单地把职务提升与人生“高处”画等号,认为只有职务上去了才算进步,才是成功,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因为在职务和名利上欲壑难填,只会使自己误入歧途、坠入深渊。“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领导干部要想有所成就、实现价值,就要立志做大事,无论职位高低,都始终把做有益于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大事作为人生追求。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如舟之舵,如果没有志的统领,天下万事便无所成就。***同志说:“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员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这些话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立志做大事者,胸怀天下苍生、黎民百姓,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能始终保持平和心态,看淡个人得失进退,把做事留给自己、把升迁交给组织考虑,从好事着手、从实事做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最终,立志做大事者,付出了真心、收获了民心、实现了价值,成为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人才,反而能担当起更大的重任,“大官”不过是立志做大事的“附属品”和“自然结果”。反观那些立志做大官的人,整日热衷于投机钻营、搞“自我设计”,往往行不正、走不长,甚至常常误入违法犯罪的歧途,谈何为人民服务、谈何做大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总书记强调:“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做大事无问西东,岁月自成芳华。一名领导干部为官从政到底有没有价值,所做的事情究竟是不是真政绩,其根本标准在于人民是否从中得到实惠以及所得实惠之大小。党员干部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在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始终以为人民服务、实现自身价值为目的,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多出实招务求实效,既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检验的业绩。

(三)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

价值是在做事中体现的。要做成事,就要有准确的是非判断,分清楚哪些事有价值、哪些事没价值,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并且弄明白事情到底应该怎么做,也就是要方向正确、方法对头,而不能想当然,乱下决心、乱拍胸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向,选择好正确的方法,才能真正作出实效、干出实绩、实现价值。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做任何事,方向正确是前提,方法正确是路径。方向正确就不会南辕北辙,方法对头就不会事与愿违。方向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长远。创业道路上经常有岔路、弯道、沟堑和险阻,如果看不清是非、分不清对错、辨不明正道和歧途,必然要偏离方向,轻则会走弯路、冤枉路,重则就要跌倒摔跤甚至坠崖遇险。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失当事倍功半。有了正确的方向,还必须有正确的方法作支撑和保障。***同志曾把完成任务比作“过河”,把方法比作“桥”和“船”,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这充分说明了方法的重要性。做事情特别是做领导工作,只有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地因时因事确定切实可行、富有实效的方法,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工作中的不足,使工作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真正实现目标、取得价值。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利”与“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有一利必有一害。要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关键是要权衡准确、科学抉择。领导工作经常要面对方方面面错综复杂的事情和问题,时常面临比较、选择与取舍。如何趋利避害、实现工作价值最大化,考验着领导干部权衡利弊的智慧。只有学会分清孰优孰劣、孰轻孰重、孰缓孰急,始终兼顾“利”与“害”两个方面,清醒地知道利在哪里、害在何处,深入研判利中之害、害中之利,才能准确判断可不可行、能不能做、要不要做、什么时候做,从而理性作出判断,统筹兼顾、扬长避短。新时代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遇事既敢于决策、又严谨审慎,注重加强分析研判、权衡利弊,切实找准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