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伊山 正文 第四十九章 二十年

云子坐在店里的时候,偶然记起几年前的一个周末的下午,云子在父亲的店里上网,父亲和几个称得上朋友的人说着话,其中一个老头说道:“人老了,吃完饭头就发晕。”

父亲说:“我还不是一样。”

老头说:“你可不一样啊,你还年轻呢,头晕一定是因为没有休息好吧。”

父亲说:“我一转眼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哪里还谈得上年轻啊。”

父亲这句话令一旁正在上网的云子楞了一下,那会儿云子正是大一,,听到父亲说自己一转眼就要五十岁了,这使得云子脑海里涌起一大堆杂乱的回忆,记忆中还存在于小时候父亲抱着自己到处玩的景象呢,真的从没意识到,父亲一转眼就是五十岁的人了,时间,它可真快呀,忽然间令人不知所措。云子愣在那儿,心想,尽管自己从没有给家里带来过什么麻烦,可他顿时觉得十分的愧疚,因为自己迄今为止,自己也没有做过令家人感到荣幸的事。

转眼,云子也是快二十岁了,二十年就像是一阵风一样自然而然的吹了过去,而云子自己仿佛还在迷茫之夜中聆听着此二十年的回声。云子还清楚的记得,母亲抱着自己去认识幼儿园墙壁上的数字,从零一直数到十,那时的云子心里觉得,十这个数字应该算得上很大的吧,一转眼,自己如今已经二十岁了。

时间,就像它赛跑前告诉我所说的一样快。

大学时光,实在是令人失望,没有预想的那样自由美妙,一年两万多的学费,对云子来说,实在是给家里添了不少的负担啊,渐渐地,云子也认识清楚,自己原原本本就不是读书的料,云子在心中责难自己,因为从小到大,云子都是不愿意被人感到失望的。

而云子却让很多重新对自己充满希望的人感到沮丧了,他在大学里很少去上课,几乎是一个我行我素的固执的人。当班导师给妈妈发消息告知云子再笑情况时,妈妈却显得比从前冷静得多了,但看得出来,她还是失望了。

云子自责着,二十年里,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怀着信心与希望,而自己一次又一次地让他们失望并且沮丧。现在父母像是妥协了,对云子说人天生就是有差别的,没有别的孩子聪明这不怪你,尽力了就好,以后能养活自己就好这样的话。奶奶更是说我都老了,又落不到你的好,只是巴不得你自己能过好就行。外公倒是一直想让云子考上一所名牌大学,说只有这样才会有好的出路。

云子都知道,想必天下父母心也都是如此吧。但云子觉得,也不是说只有读书才有出路的吧,读书也未必见得有好的出路的吧,不读书我未必不会有出路吧。但他不能去向谁说这些,这看似是无可辩驳的常识,二十年里,都是泪,云子想着,不知已经暗暗流泪多少回,也不定还有多少人,为此苦恼着。

云子有一篇日记里写着:“我想做的事,除了睡睡觉,写写文章,再没有别的什么了。”

悠闲的他总是自以为是,云子自己也知道很多事只是自己料想得很好。看到一个拾荒的老人,云子便回去想他年轻时候的经历;坐在公交车上,他想到了远走他乡的人的那种婉转的感伤;落叶,云子想到了遥远的思念;列车。云子想到了身不由己的那一份真挚爱情.....他善于观察与感受,而对于自己的事,却几乎是个瞎子,云子没有发现时光流逝,没发现父亲快要五十岁了,没在意帮母亲拔掉白发的时候那一份关乎岁月的悲痛。

我还在想一切都没有变啊!云子感叹着,天热了,想着一场阵雨洗去烦恼;天冷了,来一轮明月寄托自己的忧伤。曾在深夜独自想可能将要发生的一件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自己拥有着怎样的魔法,世界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没有自己的拯救,世界它将不可想像。

云子烧香祈祷,求守护自己的神灵达成自己不可一世的心愿,二十年里,一回想,竟然全是梦。

云子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美妙的想法去撞碎现实,现实却坚不可摧,自己梦的随便掉了一地,一片冰凉。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就是在老师请家长的时候,也就是在大学录取通知下来的时候,也就是在他们对自己的的眼光转变的时候,也就是自己缔造的那些美梦破碎的时候。

云子说:“以后的事,什么时候也不要去预言,怕是连这样的预言也都在命定之中。”

那一刻,云子就感到自己像一个不屈的勇士,呼天喊地地说要卷土重来,他总是显得傲慢,却又容易在失败之时相信命运的安排。

一想到这二十年,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啊,云子坠入茫茫的深渊之中,“回忆里童年的歌”、“快乐的日子”、“难忘的星期天”、“记一次春游”、“入团申请书”、“检讨书”、“成绩单”、“保证书”.....

我不相信命运。云子想。

我可能会从写作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这毕竟是自己乐意去做的事情,自己从未对写作感到厌倦,在最无助,最难受的时候,自己都选择了坚持写作,还有什么比这更明确的目标呢?

家境不好仍有美好的回忆,房子破旧尚存温暖的家,云子无时不在提醒自己,但很多时候也会因为新鲜事物而抛在了脑后,自己拥有很多很多的空闲时间,可以不打游戏吗?可以不闲聊吗?可以不做梦吗?可以不贪睡吗......去做该做的事,二十年如果自己作茧自缚,现在是否到了破茧成蝶的时刻呢?

那像风似的流失结束的东西去了哪儿呢?往往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是吗?

“在干嘛?”父亲睡醒了,从里屋走了出来,看见云子呆呆地坐在那儿思索着什么,就随口问了一声。

“没什么。”

“早上做了什么生意没有?”

“有个老头来买了手电筒,还有一个妇女来买了灯管。”

“哎呀,这样可不行啊,这样惨淡的生意真是越来越做不下去了啊。”父亲十分沮丧的跑去重新泡了一杯茶,又问:“中午你想吃什么?”

“土豆烧肉。”这是云子最爱吃的一道菜,特别是父亲做的土豆烧肉,那种香醇之间透着淡淡的甜味,令云子百吃不厌。

“好,我先去蒸饭,等你妈妈下班回来我再去炒菜。”

“嗯,好的。”

说着,父亲便去蒸饭了,云子就又坐在那儿,看着店门外的来来往往的人群,这接近大年三十的日子里,总是会不知不觉的让人回想起这一年的所发生事,真是令人不禁感慨啊。

”那是 大一时候的国庆假期,起了一个大早,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激动,想着可以回家和亲人团聚,整个人都变得精神起来。匆匆忙忙的清行李出门又发现掉了东西,折回去几次,真是着急得很。看外面天已经亮了,早上还透着凉气,武汉的空气不好,但早上也称得上舒服吧,加上我归心似箭的愉悦,无论怎样也不想去计较什么了。

到了车站,人山人海的场景虽在意料之中,可看上去还是觉得有些犯难,无奈只好排队,心中想着好事多磨嘛之类的话安慰自己,回到家什么都好了不是吗?我都能想到奶奶如何笑着喊我的名字,还有爸爸他总是不说什么,但我感觉得到他也是想我的。还有朋友们,他们也在回家的路上了吧。候车厅也是人多,连个落脚的地方也找不到了,随意就好了吧,特殊的日子嘛,只要可以回去什么都好啦。我想其他人也是一样按耐着心情的。等车的时候在一旁看书,《1984》,不是特别的感兴趣但也实在是无聊,里边那个叫温斯顿的主人公忍受的可不只是等车这样的事。

有时候这样看着书不知不觉就会融入情境之中,车站里嘈杂不用说,而那并不影响我。:“嘿,这是什么书?”这时有个学生过来搭话,说自己是哪个大学的也是坐车回家。我也想和他聊上几句就谈了起来,他说自己家在神农架,需要转车,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才可以回去,看来我还是幸运得多,两个小时就可以回去相比起来真是没什么可说了,他说自己一直很不解为什么提到神农架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野人,我笑。他问我看的书,关于《1984》到关于兴趣爱好再到关于人生,时间因此也变得快了起来,不一会儿他就到了要上车的时间了,头也不回匆忙拿起行李就走,突然又好像是忘了什么似得回头对我笑着说:“有缘再见。”:“啊,好的。”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他,我坐在那里意犹未尽,回想自己说的话和后悔其中某些回答和措辞,萍水相逢有缘又会是何时呢?可我连他叫什么都不知道呢,后悔没有问而他早就消失在人海中去了。

上车真是一件痛苦的事,生生地被挤了上去,心里还是庆幸总算是上车了,再过不了多久就到家了啊。

:“云子——。”是炎儿,在车上恰好碰到。:“昨天····”

:“我不听,走开。”本来是约好一起走的,他没来找我,也没什么但也得故意为难他,朋友这么对年竟不照顾我的脾气。

:“云子···”我只是不睬地坐下,还是很高兴看到旧人。

不久车就开了,我感觉得到一种像是约定好的快乐,把头贴在车窗上,震动着很舒服,很快就睡着了。“

云子回忆了很多很多,中午,妈妈回来了,一起吃了午餐,很多心事压在云子的心头,需要他慢慢去体会其中的真谛吧。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