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与领导干部谈个人修养 §营养心灵

人的心灵就像土地一样,也需要不断施肥、灌溉,以增加营养。否则就会干涸、日渐瘠薄,生长不出茁壮的庄稼。

给心灵增加营养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阅读、经历、体悟等,但读书则是最便捷、最有效、最实际的一种方法。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与其阅读情况是息息相关的。“人若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观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一个不爱读书的人肯定容易缺失人文精神。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世上能识字、会读书的人,一般都拥有“三个世界”,即:过去、现在和未来。而不识字、不爱读书的人在时间与空间上与之比较自然就相距甚大,至少对过去和未来知之甚少,尤其是现代社会,一个文盲,一个不读书的人,恐怕自身生存质量都是大问题,更不可能做出许多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事情来。

人们从小储存的知识,不时地在遗忘,唯有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知识的宝库才不至于枯竭。何况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知识及书籍成倍增长。据统计,15世纪的50年内出版图书3万种;16世纪出版图书增加到25万种;19世纪出版图书激增到700万种;20世纪出版图书激增到2500万种。全世界人口从1750—1950年只增加两倍,而书籍却增加了800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1950—1970年,在这20年里,按图书品种计算,增加了1倍,按册数算增加了2倍,这些书籍给人们提供的各种信息相当于过去3000年的总和。此外,现在全世界已有10万多种科学杂志,整个地球上每年增加图书在6000万页以上。仅科技图书,一分钟就印刷3000页。仅化学这一学科,每年发表的论文就有40万篇,假若一个人每天读一篇,也得读1100多年。

读书又是一门奥妙无穷的学问。有的人读书并不是很多,用起来却得心应手,显得颇有学问;有的人手不离卷,但成效甚微,一旦用时,便捉襟见肘。这里面就有一个能读书和会读书的问题。南北朝时,有个名叫陆澄的学者,从小好学,“行坐眠食,手不释卷”。他读了三年《易经》,背得滚瓜烂熟,对书中的道理,却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他立志要编一部《宋书》,鼓了一辈子的劲儿竟没完成。当时的另一个学者,尚书左仆射王俭和他开玩笑说:“陆公,书橱也。”意思是说,陆澄像个书橱,表面看“藏”书不少,其实是食而不化,不能算是会读书。读书需讲究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但读书历来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大概有效、管用便是最好的方法。

凡是对身心有点益处的书籍,都可以阅读。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开阔人的心胸和思维,能增长见识,能提高才干,也能医治俗气。当然,万万不可只读闲书,而应多读些与工作以及与个人修养有关联的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应学会欣赏与批判并重,吸收、借鉴和思考、运用并重。此外,还须注重阅读“无字之书”。

一个人不爱读书,总有种种理由。“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到来年时”。其实,读书是四季咸宜的,关键在于要成为自身的一种认识、一种需要、一种习惯、一种生存方式。领导者应有“挤”和“钻”的劲头对待读书,尽可能少些应酬、多读一些书籍,应保持对阅读如饥似渴的良好状态,真正把读书当做自身工作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

有一位诗人说得好:“每个人都有一位永远不变心的朋友,一笔永不消逝的财富,一眼永不枯竭的清泉,一支永不熄灭的火炬,那就是书。”读书吧,不为别的,只为滋养自身干涸而浮躁的心灵。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