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岳州纪事 平淡日子是生活

课余,最让宁致远头疼的是吃饭问题。

乾罐乡中心校的老师虽然有二十八个,但单身汉就只有五个。上课期间,食堂中午开火,晚上自行解决,这让宁致远犯愁了。花钱去街上馆子搓一顿又吃不起,不去又哪里找吃的呢,除非自己煮饭。

宁致远买来碳圆灶和锅碗瓢盆,准备自己做饭。碳圆灶放在寝室外面过道上,做饭的时候书桌就成了厨桌,书本作业就只能放在床上。

烧碳圆是个技术活,不如老家烧柴火方便。需要用纸或柴火引燃,如果碳圆比较湿的话,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点燃。每次在走廊上烧碳圆,他脸上总是要留几道黑色印痕,学生看见后不禁掩嘴偷笑。

宁致远很无奈,遂买来煤油炉,可成本增加不少。他每月工资一百九十四元二角,给致远妈一百元,买米买菜需要近六十元,买牙膏、香皂、洗衣粉生活用品需要十元钱,现在煤油一个月需要八元多,最后兜里只剩下十五元左右。若几个单身汉打平伙(后来盛行的aa制),花销下来就得负债。宁致远感觉,出来工作了还不如读师范那时候过得滋润。

好在有学生不时送来些时令蔬菜,有时候自己也回家拿些腊肉香肠之类的,又少花销了些。那时候,教师日子过得就这般捉襟见肘,相当于在贫困线上挣扎。

这天吃过晚饭,宁致远坐在寝室外院坝里,看着秋风吹落黄葛树叶,纷纷扬扬地飘,脑子陷入沉思。难道这辈子就这么清贫度日吗?以后还要娶妻生子,还有老母亲,拿什么养活呢?一连串的扪心自问,心情顿时悲凉起来。

宁老师!一声娇嫩的轻唤传来,他转过头来,原来是班长余小菲,遂笑问,小菲,怎么啦?还没回家?余小菲露出甜美笑容,轻声回道,刚做完作业,我家就在街上,很近的呢!宁致远点点头,叮嘱道,那快回去了吧,该吃晚饭了,爸妈会着急找你的。余小菲抿嘴道,老师,我想找你借几本课外书,可以吗?宁致远笑着说,当然可以的,你自己去寝室里选吧。余小菲高兴地答应一声,蹦跳着一个人去了寝室。

不一会儿,余小菲从拿着两本书走出寝室,看到夕辉余光中,一个年轻的背影如雕塑般凝坐,不禁有些发呆。

筹措少时,轻步走上前,细语道,老师,我接了两本书,一本《宋词》,一本《星星诗刊》,可否?宁致远回过神来,微笑道,行的,拿去好好读,诗歌是语言的最高端,主要是意境,当然其中有些千古名句,一定要烂熟于心,可以随意借用引用,作文定位增彩不少呢!余小菲笃定地点头说,好的,老师。

看着小姑娘离去的背影,宁致远似乎忘却了刚才为拮据生活的愁绪,露出踌躇满志的自行微笑。

每到周末,他步行十八里小路回老家,买上十块钱的肉,妈妈平时是舍不得买肉的。这样一来,每月工资就不够开支。只好在买菜上节约出五元钱,才能基本不欠账。

这天周六下午放了学,他提着两斤五花肉,走在回家路上。一路上,学生不断喊着“宁老师”,他心里很是受用。这时,同村福贵大叔挑着一担尿素走过来,宁致远就问,到卧龙乡街上不是要近些吗?福贵大叔边走边说,乾罐乡一斤要便宜五分,这一百斤就便宜五元钱呢。宁致远“哦”了一声,心里想,老百姓苦啊,为节约五元钱多走五里路呐。

暮色蔼蔼,同家湾升起袅袅炊烟,偶尔响起几声犬吠。

他走进家里院坝,见妈妈在院坝里收拾柴火,遂喊道,妈,我回来啦!致远转身抬起头,露出笑容说,老三,你也买了肉啊?这不,你哥也买了呢!

这时,宁秋水从屋里走出来,高兴地说,老三,今晚你做饭,炒个回锅肉来吃。宁致远笑道,那我去扯点蒜苗。说着,放下肉,便朝家里自留地走去。不一会儿,便拿着一把青葱的蒜苗,边走边撕着蒜杆上的黄皮。宁秋水不会做饭,只能当伙夫,两兄弟便一起做起饭来。

约莫半小时,一家三口围在院坝里小桌上,就着夜色,吃着香喷喷的晚饭。

饭后,致远妈收拾着碗筷,两兄弟摆着农门阵。宁致远说道,哥,团委开展活动需要钱,我给林校长写了报告,到现在没反应。宁秋水想了想说,你可能还不知道,学校并不重视团委工作,对教学没有什么直接作用,还要花钱,林校长自然是不理你的。他这才醒悟过来,但心里有些不甘,说,那还让我当什么团委书记呢!宁秋水笑了笑,半天吐出两个字,摆设。

见弟弟宁致远一脸愕然,宁秋水说,想把事业做好这是对的,但你不要急,慢慢来,职场是负责的,总有人帮你,也总有人坏你!宁致远挠着头,心里有些泄气,埋怨道,为什么这么复杂啊!宁秋水语重心长地说,其实,教师在校长眼里就如学生在你眼里,只希望你乖乖教书,不希望你到处折腾。

两兄弟聊得很晚,不知不觉已到深夜。

第二天早上,两兄弟睡了个懒觉,在妈妈的反复催促下,才起来吃了早饭,然后一起打理屋前的菜园地。自从把承包地农转给同村亲戚后,只留下屋前约五分地,致远妈就全部种了菜。

对于做农活,两兄弟确实是把好手,一个锄土,一个挑粪,配合相当默契。看着成畦的蔬菜苗,宁致远感觉真舒服,心里想,要是一直做农活多简单啊!

见时间还早,宁致远拿出鱼竿,去鱼塘钓鱼。哥哥秋水不喜欢钓鱼,便在家里看电视。

不一会儿,宁致远便钓一条三斤多重的鲤鱼,还有几条鲫鱼。然后回家,早早地开始做晚饭。他把鲤鱼拿来红烧,熬了鲫鱼汤。致远妈摘了两袋蔬菜,说,晚饭后你们回学校带上。

陪着妈妈吃了晚饭,两兄弟背着米和菜,各自踏上返校之路。

对于宁致远现在来讲,在学校上工作六天,周末回家陪妈妈,日子过得平淡但格外温馨。致远妈也走出了丧夫阴影,没有劳作辛苦,身体也慢慢好起来,偶尔腰痛,吃点药就好了。他想,这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