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是省城的重点大学之一,进了211工程那是后话,单其前身就很辉煌。基于此,虽是科大第一年试招的专科生,我也倍感自豪。
但说实话,科大的校门很破,我随火车站的接送车来到校门口,科大给我留下了这不太好的第一印象。此外科大的建筑也乏善可陈,由于年代久远的关系,教学楼略显破旧,没有现代化大楼的气势。但校园面积很大,我绕校园围墙一周,竟然耗时30分钟。
新生楼也很陈旧,是三层楼的苏式建筑,我住顶层最北头,房号很好记,345,是打麻将的一组牌,哈哈。宿舍住7个人,有8张床,一张作为大家的行李床用。宿舍的分配没有特殊讲究,是报名顺序相邻的七个人安排在一间房里。我抢先进去占了靠窗的上铺,居高临下可以观赏窗外的风景。
我们班在西大楼最南头的阶梯教室,房间号是119,很好记,是火警的号码。班上有107人,加上班主任,恰恰一百零八将,被我们戏称为水泊梁山。所不同的是班上女生不是三个而有三十之多,所以无法一一对号入座。班长高大魁梧、绰号晁天王;学习委员玉树临风,人称入云龙公孙胜……我入学成绩拙劣,要排座次想必已在七八十位以后的地煞星之列了。
新环境里总是充满新奇,同学之间彬彬有礼,相互帮助蔚然成风,所以不觉得孤单和不适应。每天早晨起床吃完早餐去教室,上完两节大课到中午时分,休息两个小时再去上下午课,到5点左右可以去操场上活动,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应有尽有。晚饭后可以去晚自习也可以待在宿舍看书,总之,相比高中生活,是自由而美好的。
我尽情享受这美好时光,但因为说普通话的缘故,不幸也有遇到感伤的时刻。
班上同学来自天南地北,初来乍到,普通话尚不习惯,一时间各地方言混杂,颇为有趣。所幸大家都在努力练习普通话,很快方言基本上消灭殆尽。我也说上了普通话,尽管说得甚为蹩脚。除了来自大城市的同学外,班上大部分同学的普通话都不标准。这让我突然想起方莹,她虽处小县城偏远一隅,但普通话讲得极为标准,丝毫不比这大都市的学生逊色。
这瞬间的怀念让我很伤感,我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方莹的模样,她朗诵那篇《永远的蝴蝶》的样子,她优美的普通话语调萦绕于耳。但这美好回忆没有持续多久,我一想起她当众喝斥我“走开,别烦我”,就不由怒从心起。再想到和学姐厮混的光景,转而变成对方莹的歉意。唉,学姐的事满城风雨,方莹不会不知道,不知她怎么看我,我想方莹是不会原谅我了。也不知方莹考上大学没有,我和高中同学断了来往,对其他同学的事一无所知,想打听都不知从何打听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