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幽兰静静的坐在凤栖宫的寝殿里,手里握着一封信。
信的内容她已经看了无数遍,只是在犹豫要不要照信上说的去做。
她前思后想,觉得还是去一趟的好,不管是真是假,不然这一辈子都会心不安的。
这么一想,她拿出火折子把信点燃,看着跳跃的火苗,心里不再纠结。
看看窗外,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她卸了钗环,洗去脸上的妆容,换上宫女的襦裙,又唤来归鸿、晚霞交代了一番,披上黑色斗篷,出了凤栖宫。
高高的宫墙,浓浓的夜色。
谢幽兰壮着胆子,疾步走在僻静的小路上。一边走一边默念:蘅芜宫南二十步,梧桐树下,不见不散。
蘅芜宫是先皇宠妃——蘅妃的寝宫,本是三千宠爱集一身的宠妃,却无端自缢在自己寝宫。一时间,各种猜测众说纷纭。
先皇为此大病一场,不久就与世长辞了,当时,她大婚还没多久。后宫从来都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这里面的是非谁能说清楚。
她立在蘅芜宫的石阶上,有种预感,来人可能和蘅妃有关。
停留片刻,她转身往南走,果然见一棵参天的梧桐树。树下有石桌、石椅,都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人呢?环视四周,亦不见有人影。正打算离开,一阵风吹过,面前出现了一个黑影。细看之下,是个带面具穿黑袍的男人。
“皇后娘娘好胆量。”穿黑袍的男人先开口。
“你是谁?”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的对皇后娘娘很重要。”
“你知道什么?”谢幽兰一惊,问。
“我知道你们谢家的秘密和你的秘密。”穿黑袍的男子不紧不慢的说。
谢幽兰一怔道:“秘密?什么秘密?”
“皇后娘娘何必装蒜,当今皇上并不宠爱你,可你却稳坐后位,你知道为何?另外你们谢家被灭门也是一件好事。另外你的秘密——”这次加重了你的秘密。
谢幽兰的心倏地凉了,我的秘密?已是夏天,却觉得寒气逼人。
“你想怎么样?”谢幽兰瞬间的慌乱后恢复了冷静。
“皇后娘娘真是明白人,我就喜欢跟明白人打交道。”语气透着阴阳怪气的兴奋。
“说吧,想干什么?”
“爽快!”黑衣人把一个布包递给她,又耳语了几句。
谢幽兰的脸唰地惨白,愣在当场。
反应过来时,只有猫头鹰渗人的叫声,直让人汗毛倒立,头皮发麻。
今天是兴盛年间五月二十九,是雾城华王回豫城的日子。
华王乃是当今圣上的弟弟,是先皇宠妃——蘅妃之子。
在他十岁时,先帝为了边境安宁,他被作为人质送往辽国。
按当时的情况,先帝若不是万般无奈,是绝不会这样做,要知道他最宠爱的就是蘅妃啊。
至于当时为什么送他去,而不是别的皇子。在蘅妃去世时,他本该回来奔丧的,不知为何却没有回来。很多很多疑问,迄今为止还是个谜。
十年前返回宋国后,自己提出去雾城,皇上就随了他的意。
每年的这一天,华王都会从雾城来豫城朝拜。
豫城外的官道上,浩浩荡荡千余人排着整齐的队形,簇拥着一辆豪华的马车,从豫城的西城门进入,一时间道路拥堵。
豪华宽敞的马车里坐着一个中年男子和一个少年公子,中年男子丰神俊毅,少年公子则是阴柔妖魅,眉间一颗朱砂痣,更添几分妩媚。
“父王,这次我们回来还走吗?”少年公子轻声问。
“中年男子慈爱的笑笑,反问:“那乐儿想不想走啊?”
“乐儿听父王的。”少年公子很有一股女儿家的乖巧。
闻言,中年男子揽着少年公子的肩轻拍着:“好孩子,让你受委屈了,为父对不起你。”
一声叹息,几多酸楚。
“父王不用自责,乐儿不委屈。”少年公子笑笑,宽慰他。
两人说着话,忽然马车停住了,一阵骚乱,耳边传来拔兵器的声音。
少年公子伸手去拉车帘,被中年男子制止:“情况不明,还是不要露面的好。”
“这不是豫城吗?怎么会……”
不一会传来了嘶杀声,兵器激烈的撞击声,还有凄惨的叫声。
遇袭了,在豫城?真不可思议,这可是天子脚下。
“乐儿,你害怕吗?”中年男人问。
少年公子点点头,面带惧意。
“不要去看,不要去听就不害怕了。”
少年公子还是点头,干净修长的手指不停地绞来绞去。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渐渐的,安静了下来,什么声音也听不见了。
“里面可是华王爷和长乐郡王?”
中年男子拉开车帘,看见一匹健硕的黑马上坐着一位身穿朝服的官员。
而且此人还是旧相识。微微点头:“正是本王携犬子来朝拜吾皇!”
“属下高继奉吾皇之命,特来恭迎华王和长乐郡王。”
“原来是太尉大人,失敬失敬。”华王拱手示礼。
“不敢不敢,让二位受惊了。”
两人客套了一番,高继在前面带路,一路往皇宫的方向而去。
宏伟的皇宫门楼前,赵振兴携后宫妃嫔和一干大臣等,忍着灼热,焦急的等候着。
看看太阳,已近正午了。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了,就在耐心快要耗尽的时候,一队人马快速的朝这边走。
到了,总算是到了,大家暗自松了口气。
振华,你这一次回来怕是不简单。你究竟想干什么呢?谋反吗?
赵振兴还在胡思乱想中,高呼声传入耳畔:“微臣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兄行此大礼做甚,快平身。”赵振兴向前虚扶了一把。
看看旁边的长乐郡王,直赞道:“这孩子不简单,定会有所作为,”又对赵振华说,“皇兄,不然就让长乐入朝为官吧,定是个人材。”
“谢吾皇恩典。”父子二人叩头谢恩。
众大臣一番参拜行礼之后,皇上又带领众人回到宫里面来,安排了华王和长乐郡王先去休息,自己便回到御书房处理朝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