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怀延轻笑一声:“小江,别紧张,找你是跟你谈谈稿酬的事情。”
稿酬!
江河松了口气,他写这个故事,除了要再登辉煌,更大的目的还是为了赚钱,毕竟物质需求还是要满足滴。
江怀延主动打趣道:“我还以为你会说为人民服务,不讲劳动报酬呢!”
江河笑了:"哈哈,我还没那么伟大,付出了劳动自然想得到回报。再说,我也想让我父母看一看,让他们高兴高兴。"
江淮延点点头:"厂里已经批了,你的剧本稿酬是八百元!"
八百元!
这可是普通家庭大半年的工资啊!
1980年,北京城镇职工的平均月收入是72.5元,而且这只是城里的,还不算农民,农民一个月有30就不错了,有些地方只有十几块。
"谢谢江主任,谢谢厂里领导。"江河真诚地说。
"不用谢,这是你应得的。"
“对了你这边暂时没有其他安排,可以在招待所住着,也可以回家看看。”
江河点点头,当然知道剧组筹备没那么快,突然想到一件事,开口道。
“对了,江主任,《庐山恋》能在下个月的《电影创作》上发表吗?我想让家里人看看。”
“可以啊,没问题!”
“那就好!”
江河放了心,不必担心会跟原作者撞了。
当天下午,江河便去了财务科领取稿酬。
现在用的是第三套人民币,最高面值只有10块钱,正面是人民代表走出大会堂的图案,所以有个俗称,叫“大团结”。
八十张"大团结"整整齐齐地码在桌上,那鲜艳的红色让江河心跳加速。
他小心翼翼地将钱装进口袋,回到招待所。
梁晓声和葛尤早已在门口等候。
"发财了吧?"梁晓声笑着问,手里还拿着一个小榔头。
"这是干嘛?"江河指着小榔头问。
"陪你存钱去啊!这么多钱你不存起来?我带个家伙,有事也能撑一撑。现在街上什么人都有。"梁晓声半开玩笑地说。
葛尤推了推眼镜,好奇地问:"真的有八百块?"
江河点点头,不在意的掏出信封,露出厚厚一沓纸币。
葛尤顿时瞪大了眼睛:"哎呦哎呦!这么多钱啊,我这头回见着这么多钱呐!我妈写了一辈子稿,最多一次拿五百。"
三人一起去了银行,江河开了个活期存折,存了五百块钱,剩下的三百块留作日常开销。
当天晚上,江河刚回到胡同里,那些乘凉的大爷大妈们就围了上来。
“小江回来啦!”
“你剧本怎么样了?能拍了吗?”
“啥时候能看到你写的电影啊?”
江河一个个打着招呼,诉说着“文艺战线水深火热”“电影创作就是为人民服务”之类高深的话,大爷大妈们心里江河的形象,变得更加伟岸起来,党性十足!
邻居们都凑到院子里,这让何兰芳在邻居面前感到无比自豪又露了一把脸:"活了四十多年,第一次这么过瘾。"。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她不停地给邻居们倒茶,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
江河也是大大方方的回来了,等邻居们都走后,江河才向父母坦白稿费的数目。
"你你你,你拿了这么多稿费?"何兰芳惊讶得结巴了。
"北影厂没弄错吧?"江建国也不敢相信。
"没错,就是八百块。"江河笑着说,"我想咱们家也该添置些大件了,买个电视、录音机什么的。"
"胡闹!"何兰芳立刻反对,"9寸黑白大电视,要400块钱呢!洋牌录音机也得200多,你一共就挣800,你还想一下都花了?败家子啊!"
江河笑着看向母亲:"您怎么对价格这么清楚?说明您也想买嘛!"
何兰芳被说中心事,脸一红,不再说话。
江建国思考了一下:"电视就算了,票证难搞。不如给你买块手表吧,戴块手表,上哪儿都能让人看得起。"
何兰芳点头赞同:"对,买块手表。"
"其实我也想买个录音机,"江建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本打算攒点钱的,现在正好。《参考消息》上说日本的家电质量很好。"
"江建国你要脸么?"何兰芳立刻瞪大眼睛,"拿孩子钱满足自己私欲,你党性都哪儿去了?"
江河赶紧打圆场:"那就这么定了,一块手表,一个录音机。钱没了再挣,我这不是刚开始吗?"
周日,休息。
现在是单休制,得到95年改成了双休,过了三十年也没彻底落实。
江河一家三口去了北京市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是北京最大的商场,六层楼高,各种商品应有尽有。
一楼糖果柜台前人山人海,那是著名劳模售货员张秉贵的柜台。
他有一手"一把抓"的绝活,能精确地抓出顾客要求的重量。
商场还专门给他一个人开了个柜台,专门卖糖果。
"这么多人,排队都得半天。"何兰芳感叹道。
江建国卖弄了下,说道:"张秉贵同志一天能接待1500名顾客,创造销售额1800元。"
手表的牌子比较多,这会著名的就是上海拍,海鸥牌,北京本地还有个牌子。
上海牌大概120元左右,海鸥牌130。
江建国没弄到票,只有录音机的票。
他们来到录音机柜台,这里的人也不少。
这感觉就有点像,“不是说经济不好吗?赚钱难,怎么感觉一个个都比我有钱?”
由于中日友好,现在商场里的主要是日本品牌:松下、夏普、日立、三洋,还有国产的"红灯"、"蝴蝶"牌。
经过一番挑选,他们花了200元买了一台三洋牌单卡录音机,外形就像个大砖头。
"妈呀,这么个玩意就要200块钱!怎么不去抢啊?"何兰芳心疼得直叫。
"咱家几年才添个大件,又不是天天买,何况这是儿子的心意。"
“就是就是,钱花了还能再赚。”
父子俩一唱一和地说。
爹妈还想逛逛,江河就先抱着盒子走了。
走出百货大楼,江河端着大录音机箱子,接受众人火热的目光,感觉自己是整条街最靓的仔。
江河被一个年轻男子拦住了,吓了一跳,还以为碰上抢劫的,转头一看是个贼眉鼠眼的家伙。
"哥们,刚买的录音机?"男子压低声音问。
江河点点头。
"你要带子么?正宗的,不是翻录的。"男子往四周看了看,把衣襟一开。
嚯!
琳琅满目...
"十块钱一盒,保证正宗。"
"都有什么呀?"江河问。
"邓丽君的,现在最火的,广州、上海都听她。"男子自豪地说。
"有没有刘文正、许冠杰、罗文的?"江河问。
男子眼睛一亮:"哎哟,行家啊!您怎么知道这些?"
"听朋友说的。"江河笑笑。
"得嘞,冲您这份专业,八块钱一盒,您拿走!"男子痛快地降了价。
还是走私赚钱,八块钱够一个成年人生活一个月。
要不是江河还算有点金手指,不然这会估计就在地里刨坑呢。
江河挑了三盒邓丽君的磁带,花了24元。
当晚,北京城又一次停电了。
江家点起蜡烛,江河拿出新买的录音机,装上电池,放入磁带,将音量调小。
房间里传出邓丽君柔美的歌声:"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