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古诗词中的亲情友情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①拜母河梁②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③柴门④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1783),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清代诗人。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有《两当轩集》《竹眠词》等。

注释

①搴帷(qiān wéi):掀起门帘,出门。

②河梁:桥,替代送别地。

③惨惨:幽暗无光。

④柴门:树枝编的门,指代贫苦人家。

诗词大意

掀开门帘,拜别老母,就要起程动身了,老母白发苍苍,愁容满面,欲哭无泪。在这风雪之夜,却要掩闭柴门凄惨远去,这时候(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养儿子还不如没有啊。

经典赏析

诗人运用白描手法表达了与母亲分别时的忧愁、无奈、痛苦与感伤,把别离之情表现得贴切又沉痛。

首句点明了别母的主题,并融入了远游异乡、身世飘零的悲哀之感。第二句诗人并没有直接抒写别母时的伤痛之情,但特征鲜明的母亲的形象已经能够让人感受到母与子各自内心的情感:两两相对,默然无语,母亲的凄楚和惦念,诗人的悲愁和愧疚,尽在不言中。第三句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全景式画面,同时营造了充溢着强烈悲哀情绪的氛围。末句是诗人从心底发出的慨叹,是诗人感情步步加深,层层蓄积,凝聚到饱和状态时的迸发,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

文化链接

黄景仁自幼爱诗

相传黄景仁刚刚上私塾学习的时候,年少不懂事,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偶然听说有几本诗集放在高阁之上,便偷偷取来看,虽然看得一知半解,却自认为看得很透彻,得意扬扬地说:“这个东西是可以喜爱的。”从此便开始作诗。加之他的诗多是幽苦之语,人们都笑话他,但这并未妨碍黄景仁对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黄景仁九岁应试时,住在江阴小楼,临考了还裹着被子躺在床上,同考的学生都取笑他,他却说:“我方才想到‘江头一夜雨,楼上五更寒’一句,想要完成全诗,你们不要打扰我。”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