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古诗词中的亲情友情 §夜雨寄北①

【唐】李商隐

君②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③夜雨涨秋池④。

何当⑤共剪西窗烛⑥,

却⑦话巴山夜雨时。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擅长律、绝,富有文采,具有独特风格。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注释

①这首诗是寄给妻子的。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②君:指诗人的妻子。

③巴山:在今四川南江以北。

④秋池:秋天的池塘。

⑤何当:什么时候。

⑥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⑦却:还,再。

诗词大意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下着秋雨的今夜我痛苦的情思。

经典赏析

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通过对眼前环境的描写,阐发了诗人孤寂凄冷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表达了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自己设想妻子思念心切,询问归期。后两句不是实写自己的真实经历,而是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写出了诗人对未来与妻子欢聚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和向往之情。

文化链接

少年有为的李商隐

李商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年少有为,而且关心国家大事。十三岁那年,他看到朝纲不振,君臣昏庸,就写了一首《富平少侯》诗。诗中写一个富平少侯张放十三岁就承袭侯爵之位,身居尊位,骄奢豪侈,醉生梦死,不忧国事。实际历史上并无其人,只不过是李商隐杜撰假托的人物。很明显,李商隐写作的目的是讥讽那些不谋国事的权贵的。十三岁就有如此手笔,真是难能可贵!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