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中宫 第3卷 宫谋 第3章 旧物

望着彷徨无助的羽若,黎勋语气坚定地答道:“娘娘莫怕,我独善其身,方能令皇上信任,两派争斗不止,我才有机会介入此案。而娘娘只需要做一件事。”

“什么事?”

“去永安阁,寻一件与皇上有关的旧物。身为后宫妃嫔,娘娘不干朝政,只叙亲情。”

羽若立刻明白的黎勋的用意。让皇上暂时忘却朝堂上的党争,回忆起太妃辅佐他登基时的旧情,便是自己要做的事情了。

羽若点头,算是认可了黎勋的提议,两人也终于达成默契,内外配合,为太妃解围。

喜蕙终于按下了悬着的一颗心。黎勋起身告辞。羽若却叫住他问:“新宅住得可还称心?灼华园到了明年三月,便会桃花盛开,满园春色了。”

黎勋俯身行礼,低头答道:“多谢娘娘美意,但臣已经封闭了园门,时刻提醒自己,如今身在大乾,任重道远。不敢沉沦往事,自误误人。娘娘如今虽深受皇恩,却也要记得中宫之位空悬,凤冠之谜未解,在后宫,皇帝的恩宠或许转瞬即逝,但娘娘肩负的任务却从未改变。”

眼看又要说僵!一旁的喜蕙连忙望向羽若,果然,羽若脸色悲戚。有说不出的委屈。但眼泪在眼眶里打了个转儿,羽若到底没让它落下来。只是一字一顿地回了句:“知道了。”

殿门打开,黎勋按规矩叩头告退。转身离去。羽若望着他的背影,怔怔发呆。喜蕙看得心疼,到底要怎样的克制隐忍,才能令这对深爱彼此的人接受君臣之别,忍耐相思之苦。她赶忙上前来劝说羽若:“黎大人也是一片好心。”

“当然,我明白。”此刻的羽若显得愁肠百转:“他是怕我深陷往事不可自拔,自误性命和前程。又提醒我不要得意忘形,贪恋眼前的恩宠,忘了进宫的目的。”

“是,黎大人一贯谨慎,心细如发。”喜蕙附和着:“他做事最有章法,公主大可放宽心。”

“他做得不错,接下来,要看我的了。”羽若收起满脸愁容,开始谋划安排。

喜蕙虽然心疼,但她宁可看到这样的主子,哪怕她满心悲苦,依旧斗志昂扬。

说干就干。

第二日,贵妃就给永安阁送去了入秋的滋补品和衣料。太妃只是软禁,虽然不可探视,一应供应却还是周全的。东西很顺利的送了进去。毕竟,如今贵妃统领后宫,哪有人会驳她的面子。东西是喜蕙带着人,亲自送进去的。不一会儿,太妃的回礼便被送了出来。

紫兰殿里,羽若急切地打开喜蕙带回的回礼。她在送给太妃的物品中夹带了书信,将黎勋的计划说得明明白白,并请求太妃选两样与皇上相关的旧物送出,以便让羽若借题发挥。太妃看了信,果然挑选了两件东西。

第一见东西,是一方“鉴英堂”的墨玉印。鉴英堂本是先皇的书斋,所刻印章为先皇字画上所用。先皇临终,却把这一方代表九五之尊身份的印章给了贤太妃。让她辅佐新帝,总揽朝政。在新帝登基的前三年,新帝虽可颁发旨意,任免官员,但所有奏章批复上,俱要有“鉴英堂”印方才作数。直到太妃的女儿广平公主仙逝,贤太妃无心理政,奏章上才停用了“鉴英堂”印。也可以说,到了那时,今上才算完完全全地亲政。如今太妃拿出这个东西,分明在提醒皇帝,自己当年的辅政之功。

第二件东西,却很不起眼。是一件半新不旧的艾草床挂,松香色的细纱所制,上面还用五色丝线绣了一只雄鸡。绣工精巧,用色考究。镇帝属鸡。羽若猜到,这应该是当年太妃送给皇上的东西。再细看,上面还用银灰色的线绣着皇帝的名讳:镇。可见,是皇帝登基之前的旧物了。估摸着那时的镇帝还是个懵懂少年。他自幼丧母,全靠太妃照拂长大。贤太妃的第二件东西,却满是温情和留念之意。

“收起玉印。”羽若很快便有了决断。她命宫女们仿照太妃的床挂做了十几只,悬挂在紫兰殿各处。只等着皇上来。

紫兰殿等候圣驾并不是什么难事。平日里,皇上三天倒有两天宿在紫兰殿。这晚正赶上一场夜雨,皇上又循常例,来紫兰殿陪羽若赏雨。用了膳,喝了茶,走进寝殿,终于循着艾草淡淡的苦味看到了羽若床头、灯下挂着的艾草纱囊。这股熟悉的味道,令他眉头轻蹙。直到发现羽若的妆台上哪只旧床挂,他终于明白,贵妃这是在有意回护太妃。

“你这是做什么?”镇帝饶有兴味地问道。

羽若手捧着花绷,在绯色细纱上绣着一只雄鸡,故意答非所问:“臣妾到了夏天最怕蚊虫,偏紫兰殿临水,总有蚊虫钻进寝殿。今日从贤太妃那得了这个驱虫的法子,又见那床挂绣的可爱,也想照样做一个。”

“你分明知道朕问的不是这个。”镇帝手中摩挲着那只旧床挂,显得心事重重。

“皇上,之前臣妾听闻,太妃当年对皇上有养育辅佐之恩,心中并不尽信。今日见了这艾草纱囊,心里又别有一番感触。您看这针针线线,绣的都是对皇上的呵护之意,臣妾想,这样一双呵护陛下的手,哪里绣的出夺魂咒那样恶毒的东西呢。”

羽若说完,并不催促皇上答复。只是静静地坐在灯下继续绣她的纱囊。

镇帝见她坐在灯下绣花的样子,恍惚中,觉得她竟有些像当年太妃年轻时的模样。那时候,自己没了母后,虽受父皇看重,在这偌大的后宫却难免心中孤苦。又怕行差踏错,令父皇失望,一个没有母亲管照的孩子,如果失去圣心,不知前途如何凄惨。于是,心中总是诚惶诚恐。人都说二皇子镇少年老成,沉稳睿智。却不知他每天是如何忐忑不安。唯有当时的贤妃,仍把他当作孩子般照顾。从不用严苛的宫规拘束他,也从不用社稷之重来施压他。当时,贤妃的如意馆是令他最放松的地方。

“宝蕴殿之事,确有蹊跷。”镇帝终于直奔羽若关心的话题:“偏偏大理寺少卿是丽妃的兄长,刑部尚书却是刘相门生,太妃所用的故人。他们谁也做不到不偏不倚,给朕一个切实可信的答案。”

“有一个人可以做到不偏不倚,秉公审理。”羽若终于得到了机会:“黎勋刚刚入朝为官,跟任何人都没有牵连,更不涉及后宫恩怨。京畿司马,为保皇城内的稳妥安全,自然可对邪妄可疑之事介入调查。”

皇上沉吟不语。

“皇上,臣妾也想知道,到底是谁有那么大的胆子,敢在皇后的凤冠上动手脚。”羽若此言一出,皇上的面色立刻凝重起来。他起身下旨:“宣黎勋立即进宫!”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