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锦字如歌·凰寂 第二卷 子夜歌 第四十二章 锦字如歌成追忆

最后一题,“碧海青天夜夜心”打一个字。

我脑海中不断翻腾搜索,思考良久,也无法从题面上猜出是哪个字。老板正眯着眼等我的答案,最后这一题或许是最难的。

我转头向着弈璟求救,他抱手而立,神色慵懒,悠悠然淡淡一笑,道:“是一个‘情’字。”

老板听完大笑,道:“想不到这位公子也是个聪明人啊!”

我竟不曾发觉,碧海青天,夜夜心,青字旁边正是一个心字啊!

老板将两个精致小巧的荷花灯双手奉上,笑道:“姑娘与这位相公琴瑟和鸣,情深意笃,教人十分羡慕呢。”

我勾着弈璟手臂,小鸟依人道:“我与我家相公感情十分的好,他爱我,我也爱他,”我抬头浅笑着看到弈璟道:“是吧,相公?”

弈璟微微一哂,也不与我说话。却听到身旁几个男子和少妇朝我轻蔑地瞥了几眼,口中念叨着,“这女子怎生的如此不知羞耻”、“她相公竟纵容她至此”之类的话,我也不以为意。

那老板见我如此,轻叹口气道:“小老儿从前与我那婆娘亦是如此,只可惜昔人已经不在了。”

他脸上掠过一丝悲哀,纵横交错的皱纹仿佛是多年泪水冲淌过的沟壑,望着我身边的弈璟感念道:“公子有夫人如此,当要好好珍惜才是,切不可负了佳人之意呵。”

我低低顺着荷花灯的花瓣纹路抚过去,只想听听弈璟如何回他,却许久听不到他的声音,侧头看过去时,弈璟却已走过去好几步,徒留老板笑吟吟对我道:“那位公子十分疼爱姑娘呢,他刚刚走了,姑娘快去追吧。”

我心下狐疑,弈璟明明扔下我自个去了,岂又是待我好的么?这老板为何道他疼爱我呢?真是奇了。

今日是上元节,东方庙中聚集了许多人,多是前来祈福、求佛祖庇佑的。

关于元宵节还有个美好的传说。相传汉武帝时有一位大臣名唤东方朔的,因冬日下过几场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汉武帝折梅花。刚进到梅园,却发现有宫女哭得十分伤心,意欲投井自裁,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

原来,此女名叫“元宵”,家中尚有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与家人见面,每至寒冬霜雪、腊尽春来之时,便比寻常更加的思念家人。元宵自觉不能在双亲跟前承欢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深深同情于她的遭遇,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与家人团聚。

而后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据说十分灵验,当日有许多人前来向他占卜求卦。不料,但不论何人,一应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引起轩然大波。

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便道:“正月十五日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将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速去皇宫去禀报帝君。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帝君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一想,便道:“臣闻火神君极爱吃汤圆,宫女元宵不是常常为陛下做汤圆么?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并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焚香上供,一齐敬奉火神君。陛下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夜晚点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制成满城大火的假象,如此就可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皆一同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之中可消灾解难。”

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异常热闹。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宫灯时,便惊喜地高喊“元宵”的名字,元宵听到喊声,便与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并在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所以这天才叫做“元宵节”。

如今怀阳的东方庙,便是感念当年东方朔的善心与智慧而建成。香火百年不断,正是寄寓了赵国百姓对幸福团圆的愿望。

今日好不容易寻着机会出宫,我自然是要来此拜一拜的。更听说东方庙旁有一位占卜大师,算卦占卜之术极好,可谓声名远扬。

于是我向弈璟道:“待会我去东方庙中祈福,你与我一起可好?”

弈璟望了我一眼,淡淡道:“你几曾见过男子烧香许愿?”

“额,”我一愣,笑道:“男子嘛,也是有的,若非如此,人人岂又道‘善男信女’呢?不过——我进去便可以了,弈璟在外头等我吧。”

正往东方庙时,却见那占卜大师静坐门侧,原是个端坐肃重的老者,白眉入鬓,长须飘曳,手执羽扇轻轻摇着,道服及地,一派仙风道骨。

人人见了这个模样,恐怕不灵也难了。

那老者见我与弈璟前来东方庙,竟以手中羽扇挡住了弈璟的去路,朗然道:“老道见公子目若朗星,仪表堂堂,气度不凡,可否坐下与老道闲谈几句?”

弈璟没有说话。

我心中暗笑,老道儿眼光还算不错,弈璟本就是一国之主,自然是有帝王之色,气度不凡,便笑道:“弈璟在此等候吧,璃儿去去便来。”

弈璟才放了我的手,道:“去吧。”

我径直走至堂前,取了三炷香点燃,恭恭敬敬插在鼎炉之中,双膝下跪,双手合十,心中暗暗念道:

信女叶念绋,如今更名为孟璃月。求菩萨保佑,愿信女与夫君赵弈璟此生相濡以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愿妹妹叶锦瑟一生安好喜乐,愿爹爹与娘亲在天上亦百世无忧。

睁开眼时,面前的如来依旧金光璀璨,庄严宁肃。爹娘已逝,而今我此生的牵念,不过只有弈璟与锦瑟二人了。若他二人安好,我亦无所求了。今日出宫来,却没有机会再见锦瑟一面,心中难免十分遗憾。

我却不知该不该与弈璟说起锦瑟,若是说了,他便知我并非北夏秀女,谎言一旦被揭穿,他还会待我如此么?可锦瑟却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留着血脉的亲人了,我如何放得下心呢?

从东方庙出来时,弈璟正与那老道谈话,二人皆是笑得极浅淡,不知谈了何事。见我来了,弈璟眼神深邃中只留一点光亮,面色却是异常的轻松安详。兴许是占了一卦,才知这老道神通广大,天上地下,无一不知无一不晓。

我坐到弈璟身边,对那老道道:“劳烦道长帮小女子也算上一卦吧。”

老道淡淡抿一口茶,问道:“姑娘想算什么?”

我含笑道:“姻缘。”

弈璟深深地望了我一眼,拂过一丝茫然,定是在想,我孟璃月的相公近在眼前,还有何姻缘可算呢?可不是画蛇添足么?

我自然是想女子算卦若不是为相公求取功名,便是未出阁的女子占卜姻缘了。弈璟已然是帝君,尚还有何可求?我便只为自己考虑一遭,只图一乐罢了。

老道手里捏着几枚铜钱摆弄着,也是让我十分钦佩的,一枚铜钱便可知天下事,懂五行八卦之术的人亦是十分厉害的。

他一边顾着摆手中的铜币,口中自顾自地叨念着舍呢么,一边道:“姑娘可是北夏而来?”

我先是一愣,其实也不算的,不过此时弈璟在身边,只能道:“是。”

他眉头微紧,又语重心长问:“姑娘原是大富大贵之人,前路可谓光芒万丈,偏只算一卦姻缘么?”

“女子只算姻缘便可了。”我微微笑,只想到帝妃的身份自然是大富大贵,日后在后宫必定连连升阶,此为光芒万丈吧。我只便静下心等他的答案。

他轻叹一声,面色似乎凝重许多,拿起纸笔伸手写下几行字,又轻轻折好交到我手中。

我一怔,结果似乎不好,于是缓缓抹开纸条瞄了一眼,四行清秀小字现了出来:

锦字如歌成追忆,一生沉浮情难系。直教同生不同死,人间只有痴凰寂。

全诗的确没有一个好看的字眼,一生沉浮情难系、直教同生不同死……都是极伤悲的语调,说的是我与弈璟么?这最后一句“人间只有痴凰寂”却又是何意义?此时我虽也参透不了了,却也知是一句悲凉的话。

我心中暗暗颤抖,我原是信佛之人,今日得了这首诗,却不得不相信。我只起身付了银两,道一句“多谢”,手里紧紧攥着那张纸条,指甲已深深嵌入肉里。

我害怕弈璟看到,便寻了隐蔽的地方随手扔了,心中却依旧悒郁难平。

章节列表